多元产业助推农牧村经济快速发展——迎接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系列报道之特色产业篇(三)每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东哇村村长帕巴交最忙碌的日子,也是最开心的日子,很多游客此时慕名前来扎尕那景区游玩,很多人都喜欢他的“旅游者之家”,帕巴交的生意也随即红火了起来,帕巴交每年在牧家乐的餐饮和住宿收入就有7万多元。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目前,这样的牧家乐在东洼村已经有25家之多。近年来,甘南州围绕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以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中医药和优势矿产等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形成多元特色产业支撑,实现资源优势向特色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为甘南农牧村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去年,甘南州投资9亿元新建续建旅游项目50个,当周草原景区建设等19个项目竣工,合作市森林公园旅游接待中心等31个项目加快推进。全方位开展旅游资源宣传促销、市场开拓和招商开发,成功举办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玛曲黄河第一弯”等3个旅游品牌列入“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扶持发展旅游专业村10个,新增“农(牧)家乐”120户。接待游客308万人次,综合收入13亿元,分别增长28%和45%,实现历史性突破。高原现代特色畜牧业是甘南州牧民快速致富的重要渠道,在玛曲县曾经传统畜牧业出栏率低、蓄种差、销路少,如今,走特色路,打生态牌,夏河安多、玛曲雪原等甘南牧场有机牦牛肉打入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甘南州投入6亿多元,加快推进牦牛、藏羊产业五大示范区和退牧还草、牛羊大县等现代畜牧产业建设。新建“一特四化”试点村130个、联户牧场440个、养殖小区27个,培育专业养殖户3254户。新增农牧民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73个。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4.7亿元,增长7%。卓尼县绿色大棚的蔬菜在州府合作很受欢迎,“本地产的茄子、辣椒绿色新鲜,吃着放心。今年过年,家里的蔬菜大多是卓尼大棚的。”家住西二路菜市场口王大妈很有见地地说。甘南州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仅2012年就集中连片种植青稞11万亩,推广杂交油菜8万亩,种植藏中药近15万亩。新建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区9个、“三位一体”循环农牧业示范点12个、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905座。经济林果基地达到12万亩,林业总产值2.6亿元。甘南自然条件艰苦,农牧村贫困面大。去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万亩,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32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万亩,新建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238处,解决了1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舟曲在全省率先整县实现农牧村饮水安全目标,实施农牧村电气化建设及以电代薪项目11个,新建农牧村户用沼气1600户。争取专项扶贫资金近3亿元,实施了一批整乡推进、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贫困村互助资金等扶贫项目,先后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3亿元。劳务输转12万人,创收12亿元,舟曲扶贫攻坚投入6亿多元,完成专项扶贫、劳务培训输转、产业开发等九大年度建设任务。退耕还林、易地搬迁等五项建设任务过半。劳务技能培训4万余人,创收3.8亿元。全县脱贫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