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养猪场上建起当地最大蘑菇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3

 

昨天上午,平湖市曹桥街道野马村村民陆蚕良来到新建的蘑菇基地,与合作者一起商量种植事宜。在烈日下,陆蚕良的额头汗如雨下,但为了基地有个良好的开始,他说,流些汗算不了什么,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往年这个时候,他只要坐在办公室里与聘请的技术人员商量生猪养殖技术就行了。但因为政府对生猪养殖业实行转型升级,他毅然放弃已经打好的基础,把数千平方米的养猪场拆除,并与他人合作走上了蘑菇种植之路。虽然这是一条新的创业之路,但陆蚕良充满信心,他对记者说,平湖蘑菇已经在周边市场小有名气,他现在种植蘑菇符合“大气候”,应该会取得好收益。开饲料厂的他建起养猪场陆蚕良在村里很有名气,因为他是村里最早创业的人之一,他从事的行业也与养猪有关饲料经营。在喇叭遍布农村的时代,“野马牌”饲料广告响彻平湖大地,而这个品牌饲料的生产商就是陆蚕良。陆蚕良告诉记者,他的饲料厂开办于1995年,当时的平湖特别是曹桥一带,家家户户养猪,也涌现了一些养猪大户。他看准商机后开办饲料厂,占领了平湖及周边市场。经营饲料时间一长,头脑灵活的陆蚕良便想开拓创业领域,2010年,他把离厂区不远的55亩流转出来的土地承包下来。这块土地经历了砖瓦厂、鱼塘、林场等多种用途,到他手里后,在其中8亩土地上搭建起了2800平方米的养猪场,开始了规模养殖之路,他也由此成了村里最大的养猪户,他的养猪场年出栏数可达8000头。陆蚕良说,办养猪场使自己的产业链得到了延伸,自己厂里生产的饲料可以用来养猪,减少了生产成本。这个养猪场一年可消化1000吨饲料。养猪有收益却污染了环境说起养猪场的效益,陆蚕良说,一年的收入有20多万元。对一个农民来说,这样的收益已经相当不错。“投入也是比较大的。”陆蚕良说,单是修通往养猪场的那条水泥路,就花了12万元,加上养猪场的建筑费用,前后投入的资金超过50万元,因此这3年下来,所有的收益仅仅抵掉了前期的投入。说起养猪场的污染治理,陆蚕良认为自己是做得比较到位的。他说,养猪场边上原先有一个鱼塘,这个废弃的鱼塘正好成了养猪场的废水排放处。“我可以保证,我们是一滴废水都没有排到河道里去的。”对于猪粪,他们则堆积在一块空地上,然后由专业公司收购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此说来,陆蚕良的养猪场对环境就没有污染了?陆蚕良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污染还是存在的。据介绍,猪粪与废水暴露在旷野中,在阳光照射下就会蒸发,产生的臭气对空气就是一种很大的污染。堆放猪粪、废水的地方还引来了大量蚊蝇,给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困扰。响应政策拆猪舍建菇棚就在陆蚕良筹划着养猪场的下一步规划时,他听到了一个消息:政府出台政策,限制养猪规模,并且划定禁养区,像陆蚕良养猪场所在的地方就属于禁养区。这就意味着,陆蚕良的养猪场要关闭了。果然,这个消息传出没多久,村干部就找上门来,向他宣传政策,动员他关闭养猪场,转产做另外的行业。陆蚕良告诉记者,当时他确实很犹豫,毕竟投入那么多,接下来就是获得收益的时候。“我考虑了几天后,决定响应上级政策。”陆蚕良说。

于是,今年4月,他请人卖掉了所有存栏的生猪,拆除了养猪场建筑。他也由此成了该村首名自行拆除养猪场的养殖大户。自己不养猪了,其他农户也减少养殖量了,这对陆蚕良的饲料厂是致命的打击。陆蚕良说,他现在正考虑经营高级饲料。而为了弥补拆除养猪场时数十万元的损失,他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建起蘑菇基地,走另一条创业之路。终于,陆蚕良找到了合作伙伴,对方是有丰富种菇经验的“土专家”。如今,先期1.6万多平方米的钢管蘑菇大棚基本建成,成为村里最大的蘑菇基地。记者昨天在这个蘑菇基地上看到,一些工作人员还在忙着做剩余几个大棚的搭建工作。陆蚕良告诉记者,明年大棚还会增加。“我现在回头想一想,养猪行业确实不是可持续发展行业,毕竟这个行业的污染太大了。”陆蚕良说,他不能以自己的利益破坏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在他看来,蘑菇种植是一个绿色生态农业项目,是可持续发展的,“接下来我们还将建设一个芦笋种植基地,走品牌之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