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王金友:危机背后畜禽业残局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1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7

-

对于家禽养殖业而言,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封冻的鸡肉消费开始缓慢恢复。-但禽流感造成的巨大冲击,也逼着畜禽业大省山东的业内人士深度思考家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肉鸡养殖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如何才能提高这个行业自身的免疫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中国禽肉出口行业的"带头大哥","中国鸡王"诸城外贸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金友讲述了他对畜禽业残局的思考及关于健康养殖的梦想。对行业危机的思考>>为什么"毒奶粉"事件发生在"三鹿"这样的大企业?"毒奶粉事件竟然爆发于三鹿那样的大企业。任何企业和行业在自身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如果业内人不瞪起眼来纠错,时间长了就会长成毒瘤,蔓延成不可控制的行业危机。"行业越来越成熟,可消费者为什么越来越容易恐慌?在王金友看来,禽流感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动因。金华火腿、老陈醋、火锅底料、龙口粉丝、潍坊姜  从全国到山东,无论哪里爆出一例食品安全事件,都会拖累整个行业"背黑锅"。王金友认为,大多数企业都是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硬件投入很多,软件投入也在增加。但一个现实问题是,食品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门槛低,谁都能干,再加面广量广监管跟不上等,良莠不齐,自然问题频发。结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行业付出沉重的成本!"王金友说,如果不能让不法者受到严惩,消费者很难建立信任感。对于毒奶粉事件竟然发生在三鹿那样的大企业的现象,王金友认为,任何企业和行业在自身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如果业内人不瞪起眼来纠错,时间长了就会长成毒瘤,蔓延成不可控制的行业危机。国外有很多企业的经验值得学习,出现问题马上出面整治,而不是刻意掩盖。当前,消费者一谈起鸡肉、猪肉,就马上联想起"药残"和瘦肉精,养殖过程中过度用"药"和滥用药正成为食品安全问题上一个更大的脓包。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型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诸城外贸集团公司也无时不在研究如何改进生产加强监管。"有卖药的就有用药的,最根本的是要下狠劲掐断生产及售卖禁药和假药者的门路。"王金友说,作为外贸出口企业,在严格的国际检测面前,他带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禽肉分会尝试过多种办法,比如,搞标准化生产、加强原料和投入品检控、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诚信经营兽药平台等。王金友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建这样公开的平台更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思考>>为什么标准都一样中国消费者却"迷信"进口食品?"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都是同样的标准。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标准上崇洋媚外,而在于国外监管得严,国内标准执行不够严。""只有用标准堵塞漏洞。"王金友告诉记者,企业发展如此,行业成熟同理。在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宰杀加工等过程中,诸城外贸集团公司坚持标准化生产,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参照执行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企业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这种标准约束下的产品才有竞争力,这种标准装备下的企业才有战斗力。"王金友说。对于当前国人的消费恐慌,王金友认为,最根本的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监管不到位。只有建立了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样才能有一个"好执行"的"标准",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出口竞争力。据了解,去年我省禽肉产量高达637万吨,占全国禽肉产量的20%,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这说明我省的肉品质量过关,也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畜产品。"王金友认为,当前食品行业标准不算太少,但在配套方面许多细节未有触及。

当下有不少消费者迷信进口食品,认为进口食品比国内食品标准高,而我们用于出口的食品与内销食品标准不一样,好产品都送给老外了。王金友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说,其实我国对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都是同样的标准。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标准上崇洋媚外,而在于国外监管得严,国内标准执行不够严。他随即拿出一份专业机构出具的统计数据向记者证明,进口食品不合格检出批次比例远高于我们国产出口食品。"中国食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外同样存在。只不过我们出口时,对方标准严格;我们进口时,没有更多严格的标准去约束对方。举个例子,前些年,美国向中国出口鸡肉量大增。后来我建议在进口标准上加上两条简单要求,一下子刹住了他们的对中国出口风。"王金友提到,国外对于标准的执行和监管值得学习,他举例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到日本,要进行明令检查、批批检验,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只要一马虎,就给你检出来,检出来很简单,你就受损了,企业没有声誉了。"对危机处理机制的思考>>价格大起大落,最终买单的是消费者鸡肉也该纳入"国家储备""这个行业以后不可能不再有这种风险,今天可能是H7N9,明天可能是别的。最起码遇到事情有对策。有一个预警机制,再有应对机制,做到有章可循,事发的时候相关部门、银行、企业都能更加冷静。"面对这次禽流感冲击下,一些企业囤鸡期待暴涨行情的现象,王金友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调剂行为,"只要是好鸡肉,资本和企业的这些做法都无可厚非。"但他也表示了担忧,"如果任由资本炒进炒出,将容易形成大的物价波动。毕竟鸡肉产量占全国肉类产量40%以上,是基础消费食品。""2004年,家禽业经历过禽流感考验,鸡肉价格最低跌到8000元/吨,但转过年来就涨到17600元/吨,价格翻了一番,最终为这场冲击埋单的,还是消费者。"王金友建议,"如果能像收储猪肉一样,把鸡肉纳入国家储备,叫商业储备也好,叫战略储备也好,利于稳定鸡肉价格。"由国家及时出手收储冻鸡肉,这样可以在市场低估时保护行业,在市场高价的时候平抑物价。

今年4月,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启动2013年第一批冻猪肉收储工作,目前,总量为1800吨的2013年第一批储备任务已完成,第二批国家冻猪肉收储工作也已启动。"收储鸡肉,办法一样可以参照猪肉收储搞公开招标,利于公开监管。我算过一个账,以鸡肉价格低位7800元/吨计算,假如政府以1万元/吨储备,半年后市场复苏开始放储,高价位高达17600元/吨,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完全准的,我们按15000元/吨来算,这中间就有5000元差价。就能为生产者解决资金,储备100万吨就是100亿,生产企业有100亿资金周转着,资金链条不至于出问题,还利于平抑物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