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启动暨签单仪式在北京市顺义区举行。这是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第一单,也是全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第一单,是北京市为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问题的重大探索和尝试。中国保监会、农业部和北京市农委、北京市保监局、北京市农业局、各区县农委等单位以及投保农户代表参加了签单仪式。安华农业保险北京分公司与顺义区养殖户代表举行了现场签单仪式,为该区投保生猪的养殖户提供了超过2亿元的保险保障。
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生猪价格指数为保险责任的一种保险。在保险期间内,生猪平均价格指数低于保险责任约定价格指数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将按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予赔偿。
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以“猪粮比”为参照系。“猪粮比”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即卖1斤生猪可以买几斤玉米。我国目前生猪生产的盈亏平衡点为“猪粮比”6∶1,低于6∶1时养殖户亏损。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为参照,国家发改委每周发布一次“猪粮比”。在保险期内,如果平均“猪粮比”低于6∶1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将按保险合同给予养殖户赔偿。目前,按照约定的生猪出栏体重和玉米价格,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金额为每头1200元,保险费率1%,每头保险费12元。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已纳入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各级财政累计补贴保费80%,生猪养殖户只承担保费的20%。依据目前补贴政策,符合投保规模的养殖户投保每头生猪只需承担2.4元。在顺义区启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之后,北京市将根据政策实施的效果,逐步在其他区县试点推广。
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启动是在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稳定农民收入预期、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尝试,是北京市农业保险由自然风险保障向市场风险保障的重大转变,标志着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家庄猪场经理曹学义说,这几年,政府给养殖生猪上保险,在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病害时,可获得保险理赔,农民拍手叫好。“这次,政府又为我们考虑解决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可真了了我们的心愿。我养猪20多年,这回心里总算踏实了。”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2007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来,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风险保障作用逐步发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保费19.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498.6亿元,参保农户达113.4万户次,简单赔付支出14.1亿元,赔付农户68.4万户次。其中,生猪保费收入3.8亿元,承保生猪1052.5万头,提供风险保障76.3亿元,参保农户1.5万户次,赔付金额2.4亿元,赔付农户4.4万户次。6年来,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覆盖了全市13个郊区县和首农集团等国有涉农企业。政策补贴险种不断增加,由2007年12大类增至目前的21大类,种植业覆盖了粮油作物、生态林果、设施农业等农业产业,养殖业覆盖了畜牧养殖、禽类养殖等农业产业。2013年,根据区域特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在延庆县增加了首个区域特色险种——杏种植保险。除传统的种养殖业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还不断向产前、产后领域拓展延伸,增加了农机损失保险、农机具机上人员责任保险和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责任不断拓展,新增旱灾、低温冻害、病虫害等保险责任,基本覆盖了农业所有可保自然风险。
其中,2007年,昌平特大雹灾造成40多个村的果树和农作物受灾,总赔付款达1259万元;2008年,“6·23”雹灾,总计发放赔款4248万元;2012年,北京市“7·21”特大自然灾害和“11·3”雨雪灾害,各保险公司共计发放赔款9511万元。6年累计赔款14.1亿元,风险保障作用明显,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取得了预期的政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