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H7N9流感致家禽业大起大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31  来源:人民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18


家禽业大起大落,影响的不仅是养殖户,还可能传导至更多的城乡居民。当前既要抓科学养殖,也要注重引导消费者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

前几天为一个从国外回京的朋友接风,朋友点名要吃饭店的招牌菜——“天麻百合土鸡汤”,却被服务员告知,由于禽流感的关系,所有和鸡肉有关的菜都做不了。“那就点个芥末鸭掌吧!”“对不起,先生,这个菜我们暂时也做不了。”惦记了好久的美食吃不上,这顿饭吃的着实不痛快。

难觅踪影的美味不止土鸡汤。有的高校食堂,西红柿炒鸡蛋愣是换成了西红柿炒菠萝。常去的一家中式快餐店,宫保鸡丁、咖喱鸡肉套餐变身宫保猪肉丁、咖喱牛肉。家门口的扒鸡店,改行卖起了凉面。单位餐厅备受欢迎的小吃“三鲜豆皮”也消失了,大师傅解释原因“做豆皮要用鸡肉”。

持续近两个月的H7N9禽流感疫情,让很多人“谈禽色变”。这可苦了禽类养殖户。肉鸡和鸡蛋价格大幅下降,雏鸡和活鸡销售严重受阻。刚孵出的鸡苗没人要,养殖户只能含泪处理掉。许多从事禽类养殖的农民转行干别的。截至目前,全国家禽养殖业损失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这事儿跟自己没太大关系。不吃鸡肉,可以去吃猪肉、牛肉、鱼肉,选择多的是,生活不受影响就行。真的是这样吗?

我国是禽类消费大国。禽类产品的供给与价格,既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也关系着城里人的日常生活。禽流感暴发的初期,就有人担心会引发“价贱伤农—亏损不养—供给短缺—价格暴涨—价高伤民”的连锁反应。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及时出台了许多扶持家禽业发展的政策,如一次性生产救助补贴政策,给予家禽养殖场户贷款支持。但如果消费者始终对与“禽”沾边的食品一律退避三舍,家禽的养殖规模肯定会受到影响。禽肉消费量少了,猪肉等消费量增加,而肉类养殖有周期,难免会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到时候受伤的就是城里人的钱袋子了。鸡蛋的供给也可能受影响,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担心“下半年鸡蛋涨价”。价格上涨还可能传导至与鸡蛋有关的食品工业。

这么讲可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受禽流感影响,处于家禽产业链下游的鸭、鹅羽绒已释放出紧缺信号。市场监测显示,今年鸭绒价格较去年上涨了近一倍。业内人士判断,今年的羽绒服、鸭绒被价格不可避免要往上涨。

家禽产业最怕大起大落。虽然此次从未在家禽养殖场内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但仍为我国的家禽养殖业敲响一记警钟,注重防疫,科学养殖,时时都不能松懈。而促进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还是要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防止污染、防控疫病,增强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如何引导消费者也是个新课题。专家已多次讲过,只要不接触或者少接触活禽类,做禽类食物时多煮几分钟,完全可以把病毒杀死。但还是有许多消费者不愿轻易尝试。消费者的紧张心理应充分理解、认真对待。前几天在武汉举行的畜牧业博览会上,多位政府官员当众带头吃鸡,赢得在场人员掌声。期待类似的诚意之举更多些,打消顾虑,让“土鸡汤”早些回到菜单上。

专题:H7N9重创家禽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