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学者首次证实H7N9病毒出现耐药变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30  浏览次数:240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袁正宏研究员率领的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发现:个别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达菲抗病毒治疗19天后仍在其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H7N9病毒核酸,这表明病毒已出现基因突变和耐药趋势。29日,这一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引起世界同行高度关注。袁正宏率领胡芸文、王蔚、宋志刚等研究人员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2个最重要蛋白HA和NA,即患者标本中的这2个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研究和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2例重症病例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体内H7N9毒株的神经氨酸酶(NA)“292位氨基酸”从R(精氨酸)突变为K(赖氨酸)。实验室运用先进的“Q-PCR单核酸多态性分析法”,有了进一步的发现:病人标本中“292R毒株”竟然出现了逐渐被“292K毒株”取代的过程。这一结果提示:这一突变毒株的出现可能与达菲治疗效果不佳有关。“NA R292K”的突变曾出现在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上,以后研究证明该病毒对达菲耐药。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裴伟士教授的科研团队参与了耐药基因的发现和确认工作。上海市H7N9禽流感防治专家组组长、微生物学专家闻玉梅院士认为,研究结果说明,达菲治疗依然对绝大部分患者有效,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同时提示在达菲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对病毒载量和耐药基因位点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加快新药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分享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