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机行业的总体水平与国外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近60%的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先进大型的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出口额还不足总产值的5%,进口额却与总产值大抵相当,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
我国的制药包装机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制药机械行业已初具规模,并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几年中获得了长足发展。新产品日益增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不可否认我国药机行业的总体水平与国外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我国制药装备企业同外国供应商相比,劣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有:
技术上的劣势。国内设备的技术含量比欧美产品低,普遍比国外同期设备落后5—10年。我国国产设备在生产速度、产量、精度、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方面都低于国外产品,尤其是在制剂机械和包装机械方面,我们的差距很大,落后于欧洲产品lO年以上。例如国外一台高端的胶囊充填机价格是国内通用产品的20倍,它的生产速度为国内胶囊机4—5倍,漏粉率为国产胶囊机的十分之一。
我们制造的机械设备在外观精美度和操作简易性方面也稍差。很多进口设各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者的操作简便性,共使机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设备从更换模具、零件到清洁维护无需使用任何辅助工具。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人在十分钟之内就可以更换好模具,进行下一个品种的生产了。
服务上的劣势。国内很少有厂家能够提供从制剂设备一直到末端包装设备整套生产线,面对欧美厂商提供的从药厂设计、新药研发、认证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到提供固体液体粉末制剂全套设备的配套服务,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企业管理上的劣势。我国制药装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力量分散,由于资金投入、企业体制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数厂家在营销管理方面的经验水平不足。
面对劣势和种种不足,我们要究其原因,治标治本、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发展制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
首先,注重人才培养。如果说现在的制药装备竞争还处在价格竞争的误区,那未来必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制药装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是提高行业水平的关键之一。
其次,健全行业规范。目前,国家已经针对很多制药装备制定了标准,从源头避免出现不符合标准规范的制药装备,无疑是为制药工业的GMP实施、药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这些都是提高国产制药装备的第二个关键所在。
第三,高校与企业联合。强化企业研发能力开创高校及企业的联合培训机制,普遍提高行业水平。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