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民众称猪肉没以前香 餐桌上多为洋猪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8

 

 厂家:餐桌上多为洋猪肉。年近六旬的陈女士越来越觉得,猪肉没以前的香味了。事实上,不光是消费者有这个感觉,养殖户也坦言:现在的猪肉没有以前好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昨日,第11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参会的种猪厂家代表揭开了背后的原因:中国本土的土种猪多已被进口种猪替代。巿场多为“洋”猪肉昨日,家乐福建设店,有两种猪肉在售卖,一种为普通猪肉,另一种为土猪肉。从外观看,普通猪肉的肥肉部分比土猪肉的薄许多,土猪肉的肥肉部分近2厘米,土猪肉瘦肉之间还夹杂有一些白色脂肪,两种猪肉在价格上也区别较大,普通五花肉价格为11.9元/500克,土猪五花肉价格为15.5元/500克。一位正在购买土猪五花肉的市民称,“虽然普通猪肉要比土猪肉便宜差不多5块钱,但土猪肉的肉感还是要比普通猪肉好。”为什么土猪肉比洋猪肉香?原武汉肉联厂职工陈师傅解释,传统猪肉养殖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猪主要以剩菜、剩饭、野草为食,国外种猪口感有区别主要决定因素是肌间脂肪率差别,土猪肉的肌间脂肪含量高,瘦肉间密布着脂肪组织,经过烹饪后口感细腻。多家超市、集贸市场猪肉摊店家表示,现在售卖的猪肉确实多为进口种猪繁殖的,土猪肉很少。博览会仅一家售卖“中国猪”博览会上,猪肉养殖及配套设备占据了整个B4展区,然而,展区内数十家种猪企业全部宣传来自美国、丹麦、英国等进口的种猪系列。9家种猪养殖企业销售代表均称“只有国外进口的种猪,没有中国本地的种猪产品。”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展台宣传栏上标有“优质黑种猪”的产品,展台负责人刘乐荣说,这种黑种猪就是中国本土的土猪种类,但目前还处于扩群阶段。刘乐荣坦言,种猪场也主要养殖国外进口种猪,中国本土种猪只是一种尝试,尽管现在已扩群到300头,但与国外进口种猪年产3000多头相比,仍不到其总数的十分之一。刘乐荣承认,“现在少有企业养殖中国本土种猪。”究其原因,他说:“土猪的回报率太慢。”刘乐荣介绍,一般国外进口种猪最多5个半月就可以出栏销售,而中国土猪的出栏时间差不多要10个月左右,“这期间要饲料,要猪舍,要人工,养殖成本太高。”尽管不少种猪企业代表都表示中国本土种猪尽管口味比“洋猪”好,但是因为出栏周期长,对于看重成本回报率、讲求利润的生产企业来说,根本不看好土猪养殖。种猪产业杂志的一位主编称,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名猪,荣昌猪、太湖猪、金华猪、宁乡猪等都曾是历史上着名的名猪种类,然而现在市场上几乎难觅踪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