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养猪大省的广西,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广西平均猪粮比价4.64∶1,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启动一级响应收储生猪。“一下上天、一下落地”,养猪业为何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被业内称为“猪周期”的“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到底因何形成?如何求解?本报记者深入养猪大省广西展开调查。“猪周期”因何形成规模小信息匮乏,“小养殖”对接不好“大市场”“我们一年养多少头猪,只能跟着感觉走。走对了就赚钱,走错了就赔钱。”说到每年怎样决定养猪规模,磨晓桂这样说。经过此轮亏损,磨晓桂也反省:希望政府能尽快建立生猪养殖信息服务体系。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在回答同一问题时表示,他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披露的信息来综合分析决定养殖规模。希望政府能完善信息采集功能,按季度、年度及时统计猪的数量,分析并公布生猪周期,也及时公布疫情并有效防治。据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猪周期”怪圈制约: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价涨时呼啦跟进,价跌时割肉退出,每一轮“过山车”式市场周期,都会让养殖户备受煎熬。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分析说,在2011年的大涨之后,2012年的猪肉价格平缓下行。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猪价跌速超出心理预期,养殖户开始集中抛售。再加上近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和禽流感的影响,也对猪肉价格下滑造成影响。“猪的生长有一定周期,一些养殖户,特别是散养的小户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计划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梁雨祥说,我国养猪业之所以难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根源就在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太低,同时养殖业市场信息建设跟不上。这些使散养户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有利可图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散,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猪周期”又来袭猪价“急跌”,养殖户抛售宰杀、深度亏损“去年赚了钱,原以为今年多少也赚一些。没想到,到现在已经亏了30多万元。”在广西武鸣县吴桂康猪场,女老板磨晓桂满脸愁容。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计监测数据显示,4月24日,广西平均生猪价格为631.07元/50公斤,与4月17日相比,下降0.3%;与4月10日相比,下降1.6%;与4月3日相比,下降5.1%;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处长罗军介绍,作为反映生猪养殖盈亏状况基本指标的猪粮比价,呈持续下降趋势。4月,广西平均猪粮比价为4.64∶1,低于3月的平均猪粮比价4.88∶1,仍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紧急启动一级响应,对生猪进行收储。猪价“跌跌不休”,让磨晓桂夫妇心惊肉跳,“猪价每天都在下跌,晚上都睡不着觉”。为了降低损失,他们决定“断臂求生”:将2000多头小猪低价卖了,还淘汰了150头母猪。现在,他们猪场里仅存栏生猪600余头,以及新购进的后备母猪200多头。如此一折腾,磨晓桂亏了30多万元。据广西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广西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仍处于高位,预计二季度广西生猪行情不容乐观,仍将呈小幅下滑的趋势。养猪,不能再跟着感觉走发展规模养殖,改变市场信息不对称“养猪业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回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稳定。”扬翔公司董事长黄定寿说。要破解“猪周期”,除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外,完善市场信息建设也是关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的市级农业局尚没有设立农业信息中心,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也比较缺乏。专项资金投入的缺乏,使信息工作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运行较难”的状况,导致了信息服务不到位。农产品(5.66,0.13,2.35%)市场信息的缺失,养殖户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梁雨祥分析,当前养殖业存在两个信息不对称:一个是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生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养殖业信息体系建设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各部委之间的养殖业信息没有联网,不利于沟通和科学决策。其次也没有统一的信息采集布点。各部委布点、采点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影响了数据的科学性,也难于掌握养殖业的准确动态。他认为,要准确掌握养殖业动态信息,必须在乡镇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队伍和一批配套设施,这需要大量投入,也得加强培训,需要国家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应该建立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通商务部、农业部、物价局等部门的全国养殖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公布市场信息,为国家是否要进口猪肉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预警。”梁雨祥说。梁雨祥认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目前,广西正在建设覆盖全区1100多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信息网,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信息员,准确掌握每个规模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出栏数等信息。当下,小养殖户如何“过冬”?李志聪建议,可通过淘汰低产母猪等方式,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千万不要以降低饲料、防疫成本的方式来保护资金链,否则一旦发生疫情,更将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