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H7N9疫情下国家对家禽业实施保护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07  浏览次数:217


关于在“H7N9疫情”特殊时期下国家对家禽业实施保护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秉和

国务院、有关部委:

近一个月以来,在上海、江苏等六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7N9流感患者,由于前期各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尤其是在起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把此流感说成禽流感,引起很大的社会恐慌,导致人们“谈禽色变”,拒禽肉于餐桌之外。致使全国禽肉市场严重受挫,鸡、鸭等禽肉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规模化养殖加工龙头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最新统计,H7N9流感暴发后至4月30日,家禽行业直接损失超过300亿元以上,预计每天损失10亿多元,并将持续剧增。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家禽业(特别是规模化鸡、鸭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损失将无法预测。

家禽业历来是中国亿万农民的重要家庭副业和人们饮食生活中的营养补品。多年来,一直也是亿万广大农民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此次H7N9禽流感的说法,将使广大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从而影响到养殖户和养殖加工企业,尤其是全产业链条模式的龙头企业生存问题,并且影响到餐饮业、食品加工、饲料业等。近十年来,中国的家禽业历经劫难,遭遇非典和多次流感侵扰,作为我国经过多年培育出来的有规模较为现代化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现在可以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局面实属来之不易,而面临现在这样难以把控的形势,将会面临垮掉。目前这些大型的鸡鸭家禽龙头企业在岌岌可危的困境中让人痛心,把人的H7N9流感疫情在没查明根源的情况下,造成全国上亿户以上从事家禽、蛋禽、种禽养殖、禽肉加工及运输、饲料行业人员和企业遭受生死危机,导致两亿人以上的从业农民面临失业减收困境,给国家也造成了巨大损失。经过畜牧业协会、肉类协会、家禽协会多次召集有国家及政府官员和从事家禽养殖加工的龙头企业老总们讨论和多方面的调研,面对当前形势一致认为:我国多年来培育成熟的很多龙头企业都是从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各环节连带性非常紧密,加工企业为保障农民养殖户的收入,必须保量保价地按时收购农民养殖合同的毛鸡毛鸭,如果产品销售不出去,对现存栏的鸡鸭就会无法收购,加之专家们宣传,要远离活禽的说话,造成了从业人员恐慌,使广大养殖户拒绝接雏,运输户不再运输,加工厂工人不再上班,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企业被迫关停甚至破产倒闭,将会造成极大的社会不稳定和动荡问题,那样给国家及所有禽业从业人员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计的,目前家禽业面临着严峻的存亡问题。

一是发货受阻,企业被迫减产压量。今年春节后,全国禽类食品市场销售疲软,H7N9型流感出现后,因过度的宣传报道,更是雪上加霜。近期比正常发货量减少90%以上,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已不敢继续进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交通干线对禽类产品采取禁入措施,产品出口更是严重受阻。

二是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疫情发生后,由于销售锐减、原养殖投放存栏量很大,产能延续,40天后才能消减,很多养殖户和龙头企业误认为会很快好转,还在大量投放禽苗,造成供过于求,使禽类产品价格比原来急剧下滑40%以上;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好禽肉也会因存放能力有限,无法储存,出现必然销毁的严重问题。这样,致使本来就在亏损中挣扎的禽类养殖加工企业已面临严重的生死危机。

三是养殖从业人员人心动荡。由于对疫情报道让人们远离活禽和禽肉的片面宣传,目前很多养殖户拒绝接受鸭苗,养殖、加工各环节工人由于听到看到媒体上的恐惧影响,退厂人数俱增,企业用人压力加大,可能出现家禽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的员工有集体辞退的危机。

四是龙头企业产业链式经营。致使种、养、加以及运输、服务等多产业相互依存,龙头企业内部有种禽、孵化、饲料、养殖、屠宰、储运环环相扣,一损俱损。家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是资金高度密集型,企业每天投放饲料、收购活禽就需几百万元以上资金才能正常运转,现在养殖户又存栏很多活禽,企业禽肉又卖不了,无能力再投放饲料和收购养殖户的鸡鸭,出现了严重现金流难以支撑的生死危机。

造成上述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一级媒体让那些号称是专家的人给人流感戴上“禽”字的帽子,仍在大力宣讲H7N9“禽”流感的危害,他们用短浅的眼光,因为有几例被感染流感的人去过活禽交易市场,就论说让人们远离禽类和禽肉。我国有近两亿人从事家禽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和更多的餐饮业,他们大多数无防护措施,而和养殖加工过程中的所有参与物流的人都密切接触,粪便血水沾满他们的全身,但他们没感染流感。此次全国仅120余人感染,还没有哪个权威部门确认感染源是鸟是禽是其他动物传染的情况下,就给人流感戴上禽流感的帽子,让人们远离禽业,给广大的从业人员和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恐慌,给从事家禽业的亿万农民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机,如此命名者就是在犯罪。如此的宣传报道如果继续下去,给国家和广大百姓造成的损失后果非常严重

我国疫病研究证明,H7N9病毒只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之中的一种病毒,专家学者也申明H7N9属甲型流感病毒,以“禽”流感命名是非常不正确的。

面对当前市场形势和疫情发展,远比2003年非典和历次禽流感造成的危机都更加严重。对企业而言,实在是难以应对、不可抗的。所以,我们急切希望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我国禽业发展,特提出几点建议和请求:

建议一: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将H7N9“禽”流感改称甲型H7N9流感,消除我国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的恐惧心理,稳定人心。不能因一字之差,致使从业家禽的数以亿计农民的切实利益受损、龙头企业遭殃。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为了保护他们命名的禽流感,大肆说人命大于禽命的不科学宣扬,我们将禽字取消,并不代表不要人命,我们的政府也要采取严防死守、少说多做,该防的防,该治的治,说给人流感戴上“禽”字,人就不得流感或得上流感不治疗就能行吗?建议对这次给禽流感命名者应追究渎职责任。

建议二:严格控制中央各大媒体及网络的宣传,要本着对人民、对国家、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在没有科学证据的情况下,建议中央主流媒体对涉农负面的宣传报道要严格把关,多考虑农民就业和收益问题,但各级政府要少说多做、严防死守,加大对甲型H7N9流感的防控力度,借此机会取消活禽市场交易,对养殖加工企业实行严格按国家生产标准验收合格发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建议三:国家有关部委要紧急部署,积极把握正确的市场导向。引导消费者不要“谈禽色变”、片面拒绝一切活禽和禽类产品,告知广大消费者鸡鸭肉和禽蛋千百年来就是所有人餐桌上离不开的家庭营养滋补食品,对于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及禽肉加工有品牌的鸡鸭禽类产品更可以密切接触和放心的食用;国家新闻媒体科学地开展对H7N9型流感的正面宣传报道,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消除恐慌心理,尽快恢复消费信心。

建议四:国家要尽快出台对种禽的补贴政策,保护多年培育的家禽品种资源。对持有国家发放《种畜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紧急调研,建议以2013年4月30日的存栏种禽数为准,财政按每只30元以上的标准给予补贴,尤其是涉及祖代种源的繁育养殖企业,更要加大财政补贴。

建议五:对有规模的家禽龙头企业全额给予银行贷款利息的补贴;给予因禽流感导致巨大损失的龙头企业每只鸡鸭5元以上的补贴,并国家出台政策,哪级政府认定的龙头企业由哪级政府给予补贴。

建议六:请求国务院尽快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补贴政策,本着公平原则,下发到各级地方政府,国家财政补贴因禽流感影响给国家级重点龙头家禽业(鸡鸭鹅)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并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真正帮助这些承担着巨大社会责任家禽养殖龙头企业渡过难关,为来之不易的民族家禽养殖行业带来希望。

以上建议和请求,是经过畜牧业协会、肉类协会、家禽协会领导和从事家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的老总们经过认真全面的调研讨论提出的,情况属实。请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给予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尽快出台补贴政策,帮助企业和养殖户渡过难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