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巨亏“收鸡”的商业逻辑
“无利不起早。”温氏集团和新希望六和在市场惨淡的时候继续执行与农户的收购协议,除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维持自身商业模式的需要。
大跌之后必有大涨。2010年上半年,肉鸡价格大跌,温氏集团肉鸡(鸭)、鸡(鸭)苗、鸡(鸭)蛋的毛利率低至2.54%,受上述因素影响,温氏集团2010年上半年亏损1亿元。作为中国最大的肉鸡养殖企业,尚且出现亏损,其他肉鸡企业和养殖户日子也不好过,大量养殖户退出市场后,肉鸡价格止跌回升,大幅反弹,帮助温氏集团从上半年的亏损一跃扭转为全年盈利20.7亿元,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净利润水平。
肉鸡价格与猪肉价格相似,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现在已经有声音传出,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H7N9的冲击将逐渐减弱,肉鸡的消费预计逐步恢复。包括温氏集团在内,大型的肉鸡养殖企业已经减少了鸡苗的供应数量,拉长生长周期,加上散户大量退出,肉鸡供应量降至谷底,价格一旦反弹,上涨的幅度如果与下跌时相同,没有放弃养殖的温氏集团有望重演2010年的业绩大反转,现在亏损7亿元,将来有可能大赚7亿元。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H7N9冲击下的温氏集团和合约户,就是“树”和“猢狲”的关系,抛弃“猢狲”,温氏集团固然可以短期止损,但是“树”将不存,吃大亏的是温氏集团。
温氏集团2011年出栏肉鸡7.77亿只,肉鸡上市量约占全国肉鸡上市量的10%。温氏集团不只是赚肉鸡销售的钱,温氏集团还有饲料业务、疫苗业务、肉制品加工业务,饲料、疫苗都由温氏集团统一向5万以上的合约户提供。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温氏集团如果现在因为市场的惨淡,放弃执行与合约户的销售合同,固然可以避免肉鸡销售上的损失,但是饲料、疫苗必然受到影响,合约户的出逃,将导致整个温氏集团的商业模式崩溃。
合约户是生意的根本,尽管市场价格涨涨跌跌,温氏集团在合约户的养殖收益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2年前三季度,养户利润占温氏集团总成本的比例分别是11.66%、12.42%、15.04%和14.27%,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
温氏集团以养殖业为中心向上下游延伸,基本覆盖了畜牧产业中的种苗、饲料、动物保健品、疫苗等关键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因此温氏集团公开宣称有优于同行业的盈利能力。温氏集团的收入规模从2007年的117.6亿元扩张至2011年的310亿元。温氏集团“咬牙坚持”,作为竞争对手,相信新希望六和也会奉陪到底。
专题:H7N9重创家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