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大多数散养户均以土鸡养殖为主,采取自养自卖的方式,倘若各地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中国大批散养户无法生存。
H7N9流感爆发至今,已有二十余日,上海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了,接着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相继暂停活禽交易,无论疫情如何发展,关闭活禽交易始终是其中的核心话题之一,纷扰十年之久的活禽交易是否永久退出再起嚣尘。
上海官方发布消息要不要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以征求市民意见,在上海本地媒体发起的网上调查中,赞成的反对的差别不大,可见活禽交易市场的退出争议颇大。
活禽交易十年纷争
实际上永久停止活禽交易的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早在2004年的时候,杭州、上海都推行过,但困难太大,反对太多,最后都不了了之。
同样在2004年,中国暴发H5N1禽流感。当时,北京便永久停止了活禽交易。尽管如此,北京的地下鸡市却一直存在。中国人喜欢“眼见为实”,因为可以直观看到鸡鸭新鲜程度,活禽消费受到市民的普遍偏爱。政府硬性关闭市场,实际上难以阻止市民对活禽的需求和偏爱。
在南方的广州,一直存在着关闭与反对关闭这两种声音。鲜活的毛鸡,脆嫩的肉质,传统的饮食习惯已经无法轻易改变。“已经习惯买活鸡回去自己宰杀,如果都只卖杀好的鸡,我们怎么知道这鸡肉是否新鲜呢?”广州市民李阿姨如是说。
2006年,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农业部表示,将率先在大城市逐步取消活禽的市场销售和宰杀。但是这样的政策,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出现,当时即有传言称,农业部将在当年关闭所有大城市的活禽交易市场。很快,农业部便出面澄清,称农业部从来没有表达过这样的意向。
2013年,H7N9流感的爆发,活禽交易的话题再度提起,目前流感备受关注,关与不关似乎到了最后定夺的时刻。
什么替代活禽交易?
如果永久关闭活禽交易,那么谁来替代呢?集中屠宰吗?伴随活禽交易的争议,多年来集中屠宰也一同被业界所议论。
禁止活禽交易从理论上看有很多好处,禁止活禽之后,活禽只能由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原料采购,这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优势产品也更加安全。但遗憾的是这些好处只是理论上的,在中国,农户散养鸡的情况非常普遍,定点屠宰场面对的不只是几个大型的养殖场,而是成百上千的散户,这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一个养殖场送来一万只鸡来宰杀,抽样十只或者抽一个很少的数目就可以了,成本比较小。但是一个散户即使送20只鸡来宰杀也需要检测,一万只鸡就起码得检测500只鸡,这样不但不方便,检疫成本也高。
有消费者说,活鸡一眼就能看出是好是坏,但是宰杀好的鸡之前是死是活,过程是否是安全干净的,自己没办法监控,让人很不安心。这个话很朴素也很有道理,家禽集中宰杀后渠道是很难控制的,如果农户自行把病鸡死鸡搀杂在加工好的肉类中,不但消费者很难分别,相关部门也能很监测。而且活禽宰杀后如果卖不掉冰冻30天后依然销售,消费者也无法知道。
目前来看,集中屠宰条件仍不成熟!
一是来自市民消费习惯的难以改变,吃鲜活鸡,鲜味更好,口感颇佳,中国人吃鸡的传统历来如此,改变消费习惯实施困难。
二是集中屠宰增加了肉鸡成本,加工费用、地方税费等等,屠宰后的肉鸡明显高于毛鸡的价格,这笔费用无形中让市民承担。
三是集中屠宰需要市场化运作形成,政府一纸通知恐引发其他问题;过程引导则需要时间来逐步推动,不可一蹴而就。
四是集中屠宰可能让中国人鲜活鸡的美食文化就此消失。目前我国冰鲜畜禽产品占比还比较小,但欧美等发达国家冰鲜鸡非常普遍,是不是中国也要像西方一样呢?不一定,吃鲜活的土鸡,为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需要加以保护和发扬,而不能邯郸学步。
关闭活禽交易直接冲击中国土鸡
土鸡是中国人自己的肉鸡,在业界被称为黄羽鸡、或者黄鸡等等。土鸡以饲养天龄长,肉质较好而被评为优质肉鸡,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国内大多数散养户均以土鸡养殖为主,采取自养自卖的方式,倘若各地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中国大批散养户无法生存。
也有人认为,可以集中收购屠宰。屠宰后的土鸡售价无法与白羽鸡相比,在冰鲜鸡的较量中,白羽鸡较低的料肉比和较快的生成速度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优势,国内土鸡无法与之一较高下。
有业内人士认为,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中国土鸡的销售优势可能从此丧失,活禽市场关停之日,或许中国土鸡市场会被逐渐蚕食。
为此,有专家认为永久关停活禽交易不可取,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慎重。国内好不容易积累起了民族的土鸡品种,不应该在这样的风波中被摧毁。
也有报道指出,活禽交易方面,大陆应该学习香港的办法,允许活禽交易市场的存在,加强疫情控制,定点定时消毒,采取每月休市两天的制度。一方面能维持市民消费鲜活肉鸡的习惯和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控制和杜绝疫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