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走好生态、发展、增收共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1  来源:[标签:来源]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213

春日的中午,阳光暖暖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托华村牧民加保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悠闲地吃着午饭。加保一边吃一边和我们拉着家常,“以前我们以传统的方式放牧,求数量不求质量,在县乡畜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牲畜质量上去了,数量下降了,保护了我们的生态,提高了我们的收入。”

在祁连县扎麻什乡,走进放牧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封闭式牛圈、羊圈,和一堆堆码放整齐的饲料。乡长普合毛智华告诉我们,“我们乡2012年全面推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按牛羊、草场等生产资料入股,合作社雇佣专人养牛养羊,年底统一分红。”

收入提高了,生态恢复了。这是自2008年青海省开始推行生态畜牧业建设后,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的普遍感受。

说起这几年草原牧区的变化,天峻县梅陇村的藏族牧民春生才让,高兴得手舞足蹈。他最开心的是县城里的新房子和一年比一年鼓起的腰包。春生才让说,他打心眼里感谢政府实施的这项生态富民工程。

青海省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5.47亿亩草原面积,不仅是全省75万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牧区人口增长促使牲畜饲养量增加,青海省90%以上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个别地区沙化严重。同时,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致使牧户与市场对接不畅,严重制约了畜牧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为加快转变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目标,省委、省政府根据青海实际,在全国牧区率先探索并实践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2年,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探索推进阶段已全部完成,实现了牧区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入社牧户11.5万户,流转草场1.95亿亩,整合牲畜838万头(只),天然草场超载牲畜数量由570万羊单位下降到114万羊单位。生态畜牧业建设改变了过去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业为辅的二元收入结构,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2年底,青海省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牧民人均收入突破5200元,比全省农牧民人均收入高出近500元。

通过5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青海省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草地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宣传体系,并且成功探索出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适合不同地区的建设模式。

省农牧厅畜牧处处长马清德介绍,青海省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通过草场向合作社流转、牲畜给合作社入股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规模生产、统一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新机制,不但解决了分散经营下小牧户与大市场无法对接、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通过股权转化、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保护了牧民的根本利益。如天峻县纳尔宗村,牧民通过股份制方式组建了织合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过去分散在牧户家中的39群牲畜重新整合为16群开展规模养殖,合作社在县城铺面开办了民族服饰加工店,2011年实现净收入158.21万元,人均分红1.01万元。

在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中,青海省总结以往草原生态保护以工程类保护为主,在工程实施时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工程结束时草原生态快速恶化的现实问题,从解决引起草原退化的最根本问题——人、草、畜矛盾入手,以生态畜牧业系统工程理念重新规划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在全国牧区率先创新并实践了“培植产业——转移牧民——核减牲畜——保护草场”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使牧区5.33万劳动力转向非牧产业,占牧区劳动力的14.3%,不仅减轻了天然草场承载人口的压力,促进了以草定畜工作的落实,而且建立起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保护和发展并重的产业格局,破解了传统草原工程建设中保护与退化交替循环的困局。

同时,青海省紧密依靠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平台,在全国牧区率先创新并实践了由科研院所承包州、县,由合作社组织牧民应用畜牧实用技术的牧业科技推广方式,不但改变了过去技术推广部门面对牧区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实用技术推广难、推广成本大的难题,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有效挖掘了畜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促进了牧业生产增效。如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在海北州以建立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平台,通过对藏羊本品种选育、母羊精补料、藏羔羊早期断奶料和强度育肥料研发和筛选,挖掘了藏母羊生产潜能;省畜牧总站在同仁县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牦牛半舍饲养殖研究,取得了在半舍饲条件下,牦牛体重、泌乳量增幅均在20%以上的可喜成果,为下一步在牧区禁牧条件下,全面开展牦牛半舍饲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以开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建设为核心外,还要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逐步延伸至牧区412个半农半牧村和352个农业村。”马清德说。

生态畜牧业的推进,使草原发生了巨变,实现了人与草原的和谐发展。

将贫困甩在身后的拉乙亥麻村

日月山下的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是一个纯牧业村,2010年成立合作社后,拉乙亥麻村就打破了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放牧模式,转而以牛羊入股的形式,统一由合作社负责管理经营,如今,村里341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

“这一年下来,收入比原先好多了。除了承包给合作社的2000亩草场和40多头牦牛的分红外,每个月我还有3000多块钱工资。”拉乙亥麻村牧民周本加告诉我们。周本加是村里运输队的司机,负责跑运输,业务方面由合作社为他们联系。

拉乙亥麻村以前曾经是州定贫困纯牧业村,长期以来,牲畜超载严重,草畜矛盾突出,人均超载13个羊单位,畜牧业发展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在合作社成立之后,拉乙亥麻村依据自身实际,在组织生产管理时,根据牧户牲畜、草场、耕地占有量和各牧户特长成立了5个生产经营小组——畜牧业生产经营小组、农业生产经营小组、牛羊育肥经营小组、综合经营小组、三产服务小组,按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各有分工,并制定了详细的分配、奖惩、以草定畜、母畜比例、牲畜改良、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等制度。

2010年,国家开始修建倒淌河至共和的高速公路,一个隧道工程就要穿越村北的山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土石砂在隧道外无序堆积,而且越堆越多。合作社敏锐地看到了商机,立即与当地水泥企业联系,按每吨20元价格签订了销售合同,目前年收入可达500万元,给村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2011年秋天,合作社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目标,按照企业投资建设、合作社资源入股的方式开办了3家砂石料厂、碎石厂,引进资金320万元,采取企业经营管理、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组织本村7辆运输车运送砂石料,安排9名劳动力就业。厂子就这样迅速办了起来,实现收入2400万元,集体可分红150万元左右,从而缓解了合作社资金紧张、缺口的环节。由合作社协调落实扶持贷款17万元,群众自筹13万元,创办了合作社汽修厂,安排了13名劳动力就业。同时,鼓励能人带头组建了劳务输出协会,经统一培训、统一签订劳务合同,由合作社组织集中输出,年内已输出建筑工等劳动力480人。合作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组织全村牧民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累计拆除违章违规建设围栏4.6万米,整治残垣断壁2.7万米,捡拾耕地内石头400余方,世代耕种的土地真正成了沃野良田。

拉乙亥麻村合作社,将生态畜牧业建设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紧密结合的做法,使该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是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协调统一的典范。

经济走笔:走好生态、发展、增收共赢的路子

青海省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生态位置十分重要,而在维系高原生态平衡中,草地生态系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了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课题。

生态畜牧业建设,是贯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一条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畜牧业发展、生态改善和群众增收三者共赢的新路子,草原只有发展生态畜牧业才是惟一的出路。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青海省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转移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逐步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思路。

目前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第一步探索推进阶段已全部完成,在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牧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了,草地畜牧业逐步走上了集约化发展之路;畜牧业资源得到了优化重组,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牧民的创业激情,牧区产业结构趋于多样;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被改变了,以草定畜的生产模式得到确立;牧民的收入来源拓宽了,确保了牧民持续增收。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畜牧发展方式,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生态畜牧业建设关系牧区经济体制的深层变革和机制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建立生态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启动实施新型牧民培训计划、劳动力就业技术培训计划;建立综合配套建设机制,紧紧围绕“生态畜牧业建设”这一目标,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游牧民定居工程等民生工程、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层组织建设、农牧区大学生回乡创业、畜牧科技提升、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发展股份制为主体,以联户制、代牧制和大户制为补充,大力推进以合作社为基本载体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建立生态畜牧业宣传培训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的藏语功能,开辟生态畜牧业建设直通节目,通过采编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扩大受众面,提高认同性;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基础,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各个合作社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合作社发展后续产业。对龙头企业采取配额制的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与带动合作社发展的任务相挂钩,形成扶龙头、建基地、带牧户,三方互利共赢的产业化项目扶持模式。同时,结合藏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将青海作为全国牧区经济发展转型试验区;着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合作社畜产品及龙头企业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证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梅陇模式”,让草原焕发勃勃生机

“几年前,我把家中150只羊、1120亩草山入股合作社,如今打心底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梅多吉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梅陇村的“牧羊人”,也是村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股东。她说,参社后她家在第二年就分红9310元,2011年分红15000多元,每年还能得到放牧牛羊的工资收入18000元。

梅陇村位于天峻县城东部、布哈河东岸,距县城20公里,全村共有牧户69户。2008年7月,在政府的引导下,梅陇村按照股份制经营模式,以草场和牲畜入股方式成立了天峻梅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遵照股东自愿、退股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吸纳股份,采取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步推开,全村69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对入股的牲畜实行“统一轮牧、统一配种、统一育肥、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群养殖”的“五统一分”管理方式,将藏羊公羊单独组群、母羊360只为1群分成24群,将冬春、秋、夏草场以畜群为单位每群划分2520亩进行轮牧,核减非生产畜6620个羊单位,打破了分散养殖方式,又切实保证了牧民收入不减少。

梅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以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为契机,不断推进草畜平衡。合作社严格落实禁牧减畜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推进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不断促进了草原可持续发展。同时,开辟多元增收渠道,促进牧民增收。通过设施育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建设三产项目等措施,加速转移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多元增收的格局。

经过3年的种羊选育和采用“五统一分”的管理方式,梅陇村牲畜的母畜比达到80%以上,仔畜繁活率达到80%以上,成活率达到90%以上,杂色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藏羊品种优化,个体增大,比游牧放养时每只平均增重3.5公斤;梅陇村草场产草量亩均增产15-20公斤,植被覆盖度提高5%以上,为畜牧业做大做强,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较上一年增长43.8%,形成草原生态保护和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

天峻县畜牧水利局局长雅才保说,天峻县探索出的生态畜牧业的“梅陇模式”,即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集约经营、科学养畜、划区轮牧,让当地草原重现了生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