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左一)和老师、同学探讨养猪技术。 黄泽振摄
他是俄罗斯“海龟”,掌握了俄语同声传译这门技术,本可以轻松找一份高工资的翻译工作,但却出人意料地接手了一家养猪场,成了新一代养猪户。在毕业的第二年,他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0万元;为了养好猪,他重返校园,成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在读学生。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名富有经商头脑的留学生刘阳。
学翻译的他办起了养猪场
2010年7月,25岁的刘阳从莫斯科语言大学俄语同声传译专业毕业。回国后,打算创业的刘阳决定涉足休闲农庄。但跑了很多地方,不是交通不便,就是租金谈不拢。一次,听说婺城区蒋堂有个猪场想转让,一谈发现价格比较合适,在父母的支持下,没有养猪经验的刘阳就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接手了。2011年1月,有1000多头猪的猪场交接到刘阳手上。
关于接手养猪场的原因,刘阳说:“原因很多,一是看好这个行业,猪肉市场需求旺盛而且相对稳定;二是看到了当时的机遇,2010年生猪价格处于市场低谷期,很多养猪场效益不好,选择在低谷期入市,得到收益的概率会比较大。”
就在刘阳接手养猪场后的第二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刘阳也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80万元。
重返校园学养猪
刚开始,从没有养过猪的刘阳什么都不懂,猪场里的很多活都不会干,请人也难以如愿。2011年,刘阳重返校园,开始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习。一晃两年过去了,刘阳根据自己在金职院学到的专业知识,加上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忙,以及资金的配合,循序渐进对养猪场做了改造,陆续盖了5排水泥瓦房,引进新猪品种,还给每排瓦房配备了吹风机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又在猪圈中放置了隔离板,以防止出现病猪交叉感染引起大面积死亡。
在养猪场的产房里,记者看到每只可爱的初生小猪都有独立的婴儿窝,下面是电热板,旁边还有保温灯,就算在春寒料峭之时,小猪也不会感冒。
开专卖店卖生态猪肉
最近,刘阳刚把养猪场“个”转“企”,现在叫“金华市康健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是120万元,正在申请贷款打算改造养殖场的部分房子。
刘阳考察过衢州的一家养猪场,该猪场打的是精品猪的旗号,主要是给猪吃的饲料不太一样,是把草发酵后喂给猪吃,这种发酵技术还申请了专利,老板自己开了专卖店,每家店日销两头猪,一家店一年就能挣不下200万元。
刘阳的想法不同,他说:“首先要做好配种和选种,然后找一块地把有一定生存能力的猪运出去放养,减脂肪,长瘦肉,培育生态猪,猪肉的口感就会好很多,专卖店开起来才会有顾客光顾。等到专卖店形式运营成熟,生态猪肉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打出了一定知名度,再做观光旅游,把钓鱼、种菜、吃饭都整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