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上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举国上下空前关注。目前广东猪价普遍已经突破8元/斤,创下集约化养猪二十多年来的最高记录。肉联厂、食品公司、生猪流通户到处“抢猪”,猪源严重紧缺。与早前官方以及一些媒体公布的观点不同,南方农村报记者广泛了解行业情况,综合行内各方人士的观点认为,造成猪价异动的根本原因是去年以来暴发的“猪高热病”——业内称之为“集约化养猪以来最大浩劫”,这场疫病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少人甚至对养猪失去信心。而目前,防控“猪高热病”尚未找到公认有效的办法。可以判定的是,这一轮猪病缓解才是后市猪价下降的前提。
7月5日下午,广州增城朱村养殖户刘老板刚从猪舍出来,手机就响了,来电的是一位生猪流通商,“明天有没有猪卖,8块一斤!”对方急切地问道。刘老板说,只有300头,还是180斤的,你拿去吧。流通商又问,这么好的行情还不加紧补栏,都快没猪卖了。刘老板一脸苦笑:“现在引种太危险了,过几个月再说吧。”
原来,今年3月,他的猪场遭遇了所谓“猪高热病”的袭击,损失了近800头小猪和40头母猪,幸亏他处理及时,否则极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周边有几个猪场就不能幸免于难,几乎倾家荡产。那场疫病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在猪价虽然这么好,他也不敢再扩栏。“我现在还有100多头母猪,就这样先养着,能卖多少是多少。再说现在也不知道哪个种猪场的种猪是真正健康的,等疫情的风头过了再说,盲目补栏恐怕适得其反。”
刘老板的想法可以说反映了当前大部分养殖户的心态,尽管肉猪价格高企,但对疫情的恐惧以及对种猪质量信心不足,使他们面对高企猪价只能持观望态度。可以从种猪市场的冷清看出端倪。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广东肉猪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42%,而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幅度仅为62.5%,远远落后于前者
猪肉价格异常狂升问题,并未因公众反响强烈而有所缓解。进入7月份,猪价仍然保持跳跃式升势。整个广东省生猪出栏价普遍维持在7.8元/斤(出栏价,下同)左右,7月4日,广州增城朱村8元/斤令行内人士也咋舌的报价,再创集约化养猪二十多年来的新高。按理说,如此高的猪价,必然引发养殖户补栏的高涨热情,但种猪场反馈的信息却恰恰相反,种猪行情的冷清与肉猪市场形成强烈反差。二元母猪普遍1200-1450元/条(100斤规格)的报价,相对于肉猪价格,种猪的价格明显比较便宜。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广东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落后于肉猪及猪苗。广东肉猪价格从2006年最低价的3.3元/斤上涨到今年的8.0元/斤,上涨幅度足足有142%;猪苗价格由180元/条(30斤规格)上涨到500元/条,上涨幅度高达178%;二元母猪价格由800元/条上涨到1300元/条(当前实际成交价格基本为1300元/条),上涨幅度仅为62.5%。另外,与历次猪价高涨时期养猪户疯狂补栏,行业外资金强势进入养猪行业相比,这次养猪行业外来资金的进入明显减少。
事实上,种猪的销售量也显得平淡无奇,广东省农科院良种猪育种中心刘定发经理透露,目前购买种猪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熟客,不少养殖户对扩栏还是持保守态度。中山白石猪场的余丽明场长亦表示,目前猪场销售的种猪大都是执行以前的合同,新的客户并不多。某种猪场负责人还透露,目前猪场仍有不少180斤左右的大规格种猪存栏,养殖户买回去再过半个月左右即可配种,而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其实,以当前市场价格算,淘汰老母猪或生产成绩欠佳的母猪大约为1800元/条(400斤×4.5元/斤),这笔钱足够购买一条近170-200斤左右的二元后备母猪,这些后备母猪买回来后,只需要饲养很短的一段时间(半个月到1个月)就可以配种,这对后市肉猪市场有利。撇开其他因素,单从市场角度分析,当前是补栏的好时机。
明知养猪暴利,却不敢举资一博,根源在于对猪病的恐惧,“能买到健康的种猪”几乎是养殖户的奢望
绝大部分行内人士都清楚,对疫病的恐慌是困扰养猪户补栏的最主要因素,补栏不足意味着后市猪肉供应仍然紧张,猪价降下来的可能性愈显渺茫。
养殖户的心态总结起来就是“看到有钱赚却不敢举资一博”。怕的就是猪病。尽管市场存在种种利好因素,包括国家最近发布的母猪补贴政策,均无法抵消疫病给养猪户带来的恐慌。中山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伟认为,“猪高热病”疫情令许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巨大的心理阴影,可以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来形容。
另外,受专家及种猪场建议的影响,不少养猪户不敢引进种猪。长江集团生产部总经理麦月仪表示,出于防疫需要,避开这个疫病高发期,公司尽量减少养殖户到种猪场来选种,也建议养殖户慎重补栏。经常亲临生产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亦普遍建议,出于疫病防控的考虑,目前并不是引种补栏的好时机。在当前疫病高发期,专家教授的建议无疑对养猪户的决策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养殖户不敢进种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种猪场也缺乏信心。在去年或今年年初,出现疫情的猪场普遍为散养户。但近段时间,行业中出现了不少传言,如某某大型种猪场发病,母猪死掉大半;又或某种猪场将发病的种猪和猪苗低价销售,甚至某种猪场发病清场。种种或真或假的传言让种猪场的信誉在养猪户心中大打折扣。记者在近一两个月就接到了不少养猪户的询问电话:“哪里还能买到健康的种猪?”
高明的养殖户何老板就向记者抱怨,他和周围的养殖户今年初曾经购买过某大型种猪场的猪苗,当时市面上猪苗的普遍价格在340元/条(30斤),而他们购入价只有220元左右。开始时虽然有所怀疑,但因为贪便宜,又觉得对方是知名大型种猪场,应该不会骗人,于是和其他养殖户一起购买了近1000头小猪。一个多月后小猪开始发病,与“猪高热病”的症状很相似,之后开始大量死亡,所剩无几。据到何老板猪场就诊的专家透露,小猪普遍存在眼睑水肿、眼结膜肿胀、皮肤发红、流鼻涕(有的带血丝)等症状,估计买之前这群小猪就已经发病了,只是症状不明显而已。该专家说,并不排除有些种猪场低价销售带病种猪和猪苗的现象。现在何老板已经不敢再养猪,面对如此疯狂的猪价,他也只有观望的份。
母猪补贴政策并不能有效刺激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只有猪病缓解,养殖户的信心上来了,猪价才会降下来
国家最近颁布了一些扶持养猪产业的政策,能否起到提高养猪户补栏积极性的作用呢?行业人士持谨慎态度。
某种猪场负责人表示,50元/条的母猪补贴对于当前种猪及肉猪价格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疾病导致猪只死亡的损失随时都可能超过补贴。有养猪户甚至担心,认为当前上报母猪头数可能在将来反而会招致更多的收费。他举例说:“如今给你50元,日后可能会收回你500元,就以收检疫费用来说,一条母猪生20条小猪,每条小猪3元防疫费用计算,收费就已经要60元,也就是说,上报一条母猪,反而要多掏各种税费10元。以后再加上环保等费用就更加难以计算。”另有养猪户对补贴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表示怀疑。高明谷维公司总经理张青毅甚至担心,一些不法商家会钻补贴政策的“空子”,如某些小型猪场为领补贴而将三元商品猪充当二元母猪使用。
对于目前养猪行业的重大危机,种猪企业普遍认为关键是集中力量防控“猪高热病”,恢复养猪户的信心。余丽明场长认为,重要的是真正把养猪行业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让养猪户敢养猪、会养猪,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种猪市场冷清及“猪荒”的难题。广东信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皓仪认为,猪病问题一日不被重视,一日未能解决,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提高,这样,猪价不仅不会下跌,还会继续上涨。近一年来,他深入走访了中国许多地区的猪场,对疾病造成的损失有相当深的体会。他呼吁,政府应该正视猪病问题,对猪价问题不要再在饲养成本升高等方面“兜圈子”,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