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养殖户进退两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09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86

纵观2012年的生猪市场,从年初降落伞式的“直线下滑”到年末的“暖冬乍现”,生猪价格始终在“微涨”与“下跌”中跌宕起伏。饱受折磨的养殖户们本指望2013年的生猪价格能逆势上扬,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谁知刚一开春,就遭遇“倒春寒”。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全国生猪收购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3.15元,而有些城市的猪粮比价已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收购价格跌至每公斤10.10元。即便考虑到春节后的市场波动,如此开局仍然让众多满怀期待的养殖户们倒吸一口凉气。或去,或留,成为摆在众多中小规模生猪养殖户面前一道两难的选题。
“现在猪不好养,饲料涨钱、防疫药品涨钱、人工涨钱,就猪价一个劲儿地往下跌。别说赚钱了,不赔钱就谢天谢地了。”与记者通话时,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费岗村的生猪养殖户田多友一通抱怨。
田多友从2005年开始养猪,猪场从最初的30多头母猪发展到100多头,年出栏量达2000多头。田多友说,养猪不是没帮自己赚到钱。2011年,养猪效益最好的时候,净赚了40多万元。
“可是,2012年生猪市场一直都不乐观。年底的时候略有起色,涨到每公斤18元,我就快速地把育肥猪全部清栏。不算人工费用和厂房折旧费用,2012年总算是没有赔钱。如果收益一直持平,不赔不赚,我们辛辛苦苦养猪,图什么呢?又靠什么生活呢?猪场的周转资金又从哪里来呢?”田多友满腹无奈。
“即使预测到今年春节后的生猪市场会略微冷淡,可还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料。刚开春,生猪收购价格就跌至每公斤12.6元。前两天我刚卖了20多头母猪,现在只剩下98头(母猪)了,其他的育肥猪也没多少了。”生猪市场行情阴晴不定,养,还是不养,让原本铆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的田多友进退两难。

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恒普告诉记者:“此番生猪价格的震荡其实是规模化生产不可避免的结果。”传统的生猪生产本身有着自然界的特定规律,规模化生产后,虽然达到了降低成本、集中防疫等目的,却也使得传统的生猪生产模式被人为改变,使得生猪的生产从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变为一种常年稳定均匀生产的常态。从某种意义上讲,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自然形成的“供求机制”。而且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疫病的暴发和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又是不可控的。于是,当可控条件下的常态生产遇到各种不可控的非常态因素,自然就会产生供需不平衡,价格自然要波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孙德林认为,当前生猪收购价格下跌,除了受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影响外,跟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猪肉进口力度也有很大关系。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3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81.1%,总价值6.7亿美元,增长1.3倍。猪肉进口力度的加大对国内生猪市场也有一定的冲击。另外,部分生猪养殖户“卖涨不卖跌”,也对建立“健康、持续、稳定”的生猪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孙德林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倒春寒’式的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应属正常范围,符合生猪生产和市场消费的客观规律,不必惊慌。”
闫恒普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开生猪市场,让市场去调节。自由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随着生猪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要提高生猪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很重要一点就是取决于生猪的品质和特色。比如安徽本地淮猪,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仔多、耐粗饲,当前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约为32元,利润空间远远大于普通的长白、大白等猪种。从长远看,大力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猪种,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也是生猪产业利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指出。(综合中国畜牧兽医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