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央视综合频道《焦点访谈》节目播出的“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终于让“黄浦江万头死猪事件”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节目中指出,黄浦江万头死猪是生猪死亡的正常现象,在死猪身上检验出猪圆环病毒是猪常见病,不算是重大动物疫情,造成死猪被抛弃的根本原因是死猪贩子突然消失,加上政府补贴政策不到位。近一段时间,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受到各界高度关注。这一事件涉及到环境、道德、管理、法律,引发了多方面的思考。在事发半月之后,黄浦江的死猪打捞数量已经超过万头,人们在担心饮用水安全的同时,也急迫地想要知道这些死猪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江水里?它们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亡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办11日发布最新消息说,经相关核查初步确定这些死猪来自浙江省嘉兴地区。
嘉兴市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北有苏州,南邻杭州,东依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生猪养殖业,主要供应周边市场。作为传统的生猪养殖密集区,目前嘉兴全市的养猪户已经超过了10万户,每年生猪出栏量450万头。竹林村所在的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平湖市曹桥一带更是嘉兴生猪养殖最为密集的地方,被称为猪三角。一走进浙江省嘉兴市的竹林村,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一种猪的味道,这里是嘉兴市养殖密度最高的村庄之一,方圆8.2公里的区域内每年的生猪存栏量有4万多头。
不久前一家当地媒体提到在这个村庄,今年一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死亡了有一万多头猪,一时间这个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一下子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如果真如报道所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集中死亡一万八千头生猪,最大的可能性只有爆发疫病。而来自上海检疫部门的消息说,他们从打捞出的死猪身上检验出猪圆环病毒。据浙江省嘉兴市畜牧局副局长蒋皓介绍,猪圆环病毒是一种猪的常见病,不算是重大动物疫情。黄浦江上发现死猪后,浙江省农业部门表示江里的死猪大多都是冻死的,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呢?老周是竹林村养猪比较早的养殖户,他告诉记者,小猪在刚出生的时候最怕冷,也最容易受凉死亡。根据上海打捞死猪过程中收集到的猪耳标,记者找到了其中一位饲养者。他说那只两个月大小的死猪的确是他扔到河里的,而按照规定猪死了应该给村里打电话,让村子里统一处理。
从2009年开始,嘉兴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由政府出资兴建无害化处理池,利用无害化发酵的技术把死猪放到处理池里进行处理。虽然每个养猪村都建有无害化处理池,但是记者在嘉兴采访时河道里仍然可以见到腐烂的死猪。截止到2013年,嘉兴市一共建了573座无害化处理池,但死猪无害化处理仍然明显跟不上养猪量剧增的现实。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无害化池显然难以满足需要,无害化池的容量有限也很可能是村民丢弃死猪的原因之一。
在当地生猪养殖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养猪主要产生三种废物:沼液、猪粪以及病死猪,病死猪治理的难度最大,危害也最高。这些因不明原因死去的猪被死猪贩子收购、屠宰、分割之后,制成各种猪肉制品重新进入市场,而其中潜在的高致病性病毒也随之流传。2012年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嘉兴市政府开始严厉打击死猪贩卖销售,连续破获多起死猪贩卖团伙,其中判处了死猪贩子董国权等三人无期徒刑,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随着上海和嘉兴两方面的通力协作,目前黄浦江和嘉兴区域内河流上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
但是从长远看靠这种一次性的整治能否真正解决死猪的贩卖和丢弃问题呢?从2011年开始农业部专门出台文件规定,如果生猪养殖户的猪出现非正常死亡给予80块钱的补贴,就是希望在经济上疏导农户按照正常途径处理死猪,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民对这80块钱的补贴并不知晓。浙江省下发的有关补助病死猪的文件规定,自行处理的按每头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集中处理的补助经费拨付给营运单位,这导致在现实当中补贴难以落实到村民头上。借助死猪事件的发酵,嘉兴市已经开始考虑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他们希望能逐步压缩散户养殖的数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但是一个几十年形成的传统产业转型起来并非易事。漂浮的死猪或许可以被捞尽,但更重要的如何不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那么就要解决好养殖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适度控制养殖规模,无害化处理环节,要像养殖环节一样受到重视和严格监管,对丢弃病死动物的行为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等等。专家指出,加快生猪养殖业从小散乱向集约化转移,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而这一次死猪事件,可以说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它让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