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肉价大跌致养殖户受伤 需科学调控“猪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27

近期发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引发了公众高度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了解到,在“黄浦江死猪事件”发生前后,猪肉市场异常波动,猪肉价格下跌较快,导致养猪户很“受伤”。

猪农亏本卖猪肉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区的一些超市发现,各大卖场的猪肉价格均有所下降。

“现在猪肉价格一天一个价,价格每天都有调整。”一家超市负责生鲜摊位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春节前,猪五花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0元左右、32元左右,现在价格降到了每公斤26元左右和28元左右。春节前后猪肉价格先涨后跌,今年价格降得比去年快得多。”

猪肉价格下跌,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养猪户却很“受伤”。

河南一家养猪企业负责人魏经理告诉本报记者,“最近猪肉价格降得很厉害,现在是赔钱往外销售,卖一头猪差不多要赔上百元,可是不卖又不行,小猪仔出生后生长需要场地,饲养场地有限,不得不把长成的猪卖掉给小猪仔腾地方。”

相比生猪收购价格的接连下降,养殖成本却节节攀升。“不管是精饲料还是土饲料,今年的价格都涨了。精饲料往年是每斤4元到4.5元不等,今年200多元才能买到40斤精饲料。对土饲料而言,玉米价格从春节前的每斤1.2元左右涨到了现在每斤1.5元左右;麦麸价格也从每斤0.85元左右涨到了每斤0.95元左右。再加上别的成分,土饲料算起来,也得6.5元左右一斤。”魏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另外,他又给记者算起了卖猪的帐,“现在猪贩子上门来收的话,一斤只给到6.5元,和去年相比一斤少给了三四块钱,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我饲养的成本一斤要在7元左右,现在我卖一头二三百斤猪的话真的要赔上一百多元。”

他说,不光饲料涨钱,猪棚维持所需要的水费、电费、人工费也在涨。另外,为了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防疫药物就得不间断地使用。今年防疫成本增加较多,每头猪所使用的疫苗加起来也要花不少钱。

猪肉市场供求失衡

“这次亏本还有‘猪周期’的原因。”魏经理说。

据网友了解到猪周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其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导致母猪存栏量大增,从而使得生猪供应增加,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供过于求,肉价出现下跌。下跌至一定程度,市场开始大量淘汰母猪,就会出现生猪供应减少,又引发新一轮的肉价上涨。

业内专家表示,主因是生猪存栏量整体比过去大。最近一两年我国养殖事业发展较快,规模化养殖场也得到发展,养殖规模在增加,整体生猪存栏量增大。另外,近年来发生疫情比较少,整体供应充足。

“春节期间,市民大量集中采购猪肉,造成节后市场需求量降低,养殖户怕赔得太多又大量抛售,生猪供给一直居高不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自然应声而落。同时,与往年相比,养殖市场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上述专家表示。

另有行业人士分析,从目前供需面和猪价波动周期来看,国内上半年猪市将维持弱势震荡局面,三季度有望探底后震荡上行,四季度在消费增加及供应较少等因素的提振下,养殖再次重返盈利区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达5068万头,生猪存栏量为44813万头,均处于历史高位。而春节过后,国内猪肉需求进入传统淡季,供给严重高于需求是导致猪价暴跌的根本原因。同时饲料价格保持上涨,生猪养殖两头受压,导致养殖户大面积亏损。

记者获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严格按照调控预案规定,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启动调控预案,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从而避免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城市猪肉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乡村家庭式养猪密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一旦气候变化和病害传播,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日益显现,黄浦江死猪事件也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