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连一罐放心的奶粉都造不出来?3日,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吴鸿接受记者专访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有一个源头不能被忽视,那就是伴随着农药、兽药(化药)的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由动植物源性食品进入食物链。他建议,如果奶牛等动物感染或发炎了,应该改用中兽医治疗,注射或服用中药。
用抗生素给奶牛消炎
继三聚氰胺之后,最近老百姓又学到一个牛奶行业专业名词——β-内酰胺酶,据称是最近在某品牌牛奶中抽查到的违法添加成分。据介绍,β-内酰胺酶是一种在牛乳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
吴鸿说,现代奶牛经过多年人工选育,反复和大量的挤奶造成它们奶头和肌肉受损,奶管堵塞,特别是挤奶机的使用,很容易使奶牛乳头感染而发炎。很多牧场主便给奶牛注射或服用抗生素。“奶牛身上的炎症消退了,但抗生素却在挤奶的过程中进入了奶源中,如果加工成奶粉直接被婴儿服用了,对身体伤害极大。”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也爆料称,国内不少奶牛场使用高龄奶牛,而这些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而且有奶牛被反复超标挤奶,乳房发炎,服用大剂量抗生素,这些奶牛产的鲜奶不能喝。
吴鸿指出,其实不只是在奶牛身上使用抗生素,很多被人类食用的家禽鸟兽其实都有被使用,甚至给植物的农药中也可能含抗生素。“其实很多奶粉企业并非没有良心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原来奶牛食用的饲料是有问题的。这应该引起关注。”
监控不严抗生素残留
吴鸿表示,如果从治疗效果速度来说,一旦动物感染或发炎,最快的办法只能使用抗生素。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是允许奶牛使用抗生素和止痛类药物,缓解它们的痛苦,但是规定在用药期间,该牛所产的牛奶不得上市,也不能制成其他乳制品供人类食用。
“人家的监控很严格,但我们却做不到。”据介绍,目前我国国产婴幼儿奶粉及液态奶中存在着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奶牛饲养有牧场、散户饲养。企业生产液态奶多数由企业自己的牧场提供奶源,在管理上相对严格。而奶粉的奶源大多为散户,经济条件不好, 兽药管理也不严格,造成奶源质量低下,乳中抗生素残留超过安全极限。而且现在的技术在乳制品消毒加工处理上并不能有效去除抗生素残留。
动物也能服中药治未病
奶牛等动物生病了,不能用抗生素,那用什么好?“用中药!”吴鸿表示。他说,中兽医学同传统中医药学一样,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病症防治技术和悠久的历史,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控动物疾病,保护动物健康,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控人畜共患病,如非典(SARS)、禽流感等多种病毒性疾病,保护人类的健康与发展。
据介绍,应用传统的中兽医药,防控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既经济有效,又能消除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不过,吴鸿表示,目前中兽药发展未受重视,面临着人才匮乏、行业断层、科研资金短缺的状况,现状堪忧。
吴鸿建议,国家成立中兽医药统一管理部门,各省市设立对应的管理机构。按照中兽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中兽医与中兽药、动物医疗与教育、临床与科研、行业与执业中兽医师资格认证管理结合的管理体制。此外,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中兽医药服务体系,共同为我国畜禽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