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拉萨市城关区城郊农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农牧、林业、水利、科技各项工作以“一围绕、五促进”主体活动为载体,在各乡、村领导的极力配合及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明显实效,尤其是城郊畜牧业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012年,城关区各类牲畜实际存栏达到25956头(只、匹)。仔畜成活率实际达到97.7%;成畜死亡率控制在0.89%,下降0.01%;牲畜实际出栏率达37.3%;猪、牛、羊肉实际产量达0.1105万吨;奶实际产量达0.5636万吨;山羊绒产量达0.04吨;禽蛋实际产量达16.2吨;黄牛改良(包括良种任务2000头)实际完成4087头;牲畜良种年末实际存栏10318头(只),覆盖率实际达39%。
品种改良 扩大效益
加大以黄牛改良为突破口的城郊畜牧业发展,是城关区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导思想,也是城郊型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城郊农牧民快速增收的良好途径。为将改良工作做到最好,城关区设有黄牛改良配种站,每年区、市两级黄牛改良指标下达后,城关区都要与各乡办以及配种技术人员签订目标合同,把配种任务分解到村、量化到户,并登记造册。
城关区黄牛改良工作自启动以来,把农户小规模经营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生产轨道。在纳金乡纳金村采取了“集中管理、分户饲养、统一配种、统一防疫、利益到户”的形式,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家庭联户奶牛养殖场,极大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养殖奶牛效益不高、环境卫生差等诸多问题,促进了城关区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据城关区农牧局局长拉珍介绍,冻精配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解决黄牛改良中纯种公牛不足的最有效手段。为了加快此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2012年,城关区黄牛改良将相关黄改器械和冻精根据任务分配到了各乡,实际完成黄牛改良4087 头(包括良种任务2000头)。
政策扶持 促进发展
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延长泌乳期,多年来,城关区在加大黄改的同时,积极鼓励养牛户加大对养殖业的投入力度,改变以往一头牲畜一把干麦草的传统饲养方式,引导养牛户扩大玉米等饲草料的种植规模,并开展饲草料的加工、储藏以及粮食和秸秆的转化养畜工作,以此提高奶牛的个体产奶量,增加养牛效益,促进养牛户快速增加收入。
2011年11月23日至2012年5月底,城关区开展了草补工作,并建立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先后验收了城关区2011年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验收。
据介绍,2012年,城关区4个乡、314户联户草场承包面积为493421亩。2011年,草畜平衡户数为129户,面积228333.02亩。2012年12月1日至3日,利用3天时间兑现草畜平衡奖励资金436999.44元。在自治区下达的3年内减畜目标3.16万个绵羊单位中,2011年已完成减畜任务1.4万个绵羊单位。
检疫检测 保障安全
城郊畜牧业主要是为中心城市居民的“餐桌”服务,例如牛奶、牛肉就是城市居民生活中很常见、需求量很大的一种消费品。为了保障市场的健康安全,2012年,城关区于春秋两季共注射“五号病”疫苗50013头(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的100%;“禽流感”共免疫注射11751 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的100%。
目前,城关区检疫监测范围大部分集中在纳金路和夺底路,现有摊位共68个。2012年新办或更换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65本。抽样调查68个摊位,在市场中共检疫监测冻肉555公斤、活禽656只、鲜猪肉1102公斤、牛肉25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