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环境与利益斗争,8部法律难治养猪污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22

核心提示:养猪户在利益与污染中纠结,8部法律难治养猪污染。66岁的养猪专业户姚福根在这个蛇年春节过得很郁闷。他的两幢猪舍镇政府要强拆,给他的期限还有一个多月。

两个月前,浙江省海宁市提出2013年要减少养猪10万头,以遏制养猪带来的水污染。在这个有着中国皮革之都之誉的发达县级市,近年来养猪业如雨后春笋,分散在家家户户的猪舍将猪粪排入河内,这也是导致该市劣五类水质的原因之一。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强硬而简单的行政手段可能更有效,也更快捷。一些养猪大户都接到了减猪指标通知,而恰恰是这些养猪大户却达到了污水排放要求。利益与污染的纠结15年前,姚福根开始养猪,后因猪场被划为禁养区,2005年搬迁至海宁市斜桥镇光明村,向村里租了37亩土地盖起猪舍。

据网友了解到海宁市所属的嘉兴市,被称为国内养猪密度最高的地区,有十多万养猪户,存栏数最多的年份有300万头,猪肉售往上海、江苏和浙江本地等。在嘉兴的一些养猪重点村镇,养猪占到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星罗棋布的养猪业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恶化,污染纠纷不断。据嘉兴污染源普查的数据,畜禽养殖污染物COD排放量有7万吨之多,几乎是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倍。海宁市的养猪业在近几年开始扩大。据海宁市畜牧局副局长陈建新说,海宁市养猪户有上万户,其中规模养猪(出栏500头以上)只有三四十户,全市一年饲养62万多头猪。多年以来,姚福根与其他养猪户一样,猪粪及污染物都是直接排入河道。“并没有人来管,大家都这样。”在海宁市斜桥镇祝场村,村民何苗(化名)养猪已经有六七年了,每年都要养几十头猪。他的养猪场建在距自家30多米的稻田里。这是一间简易平房,用砖块和石棉瓦搭建而成,面积最多100多平方米。猪舍的屋后,污水横流,并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往稻田,或是沿着一条渠道沟往外流。类似的情景在嘉兴比比皆是。

像这样养个十几头、几十头猪的农户都是在自家搭个猪舍或在自留地里建个猪舍,不需办任何手续就能养猪。在海宁市,除了大量的养猪散户外,年养殖上百头甚至上千头的养猪场也不少。他们大都是向村里租赁了土地办养猪场。当地镇、村委均持鼓励态度。一位年产1000多头猪的养猪户告诉记者,他们的猪粪及污染物都是直接排到河道里,部分给农民作肥料。“从来没有人管,我在这里养了七八年了。”这位养猪户说,她最担心的是猪生病,每年病死率有一成,死猪自己处理。“有些农户就直接把死猪扔在河里。”姚福根说,曾有一段时间,由于养猪的污染,河水变黑,发出刺鼻的恶臭。嘉兴市环保局一位官员指出,前些年在嘉兴市的部分区域,生猪养殖总量已经严重超过环境容量,其产生的排泄物已无法单靠自然降解,环境污染日益恶化。8部法律管不了养殖污染实际上,无论是海宁还是嘉兴,都在一直强调对养殖污染治理。

2008年开始,海宁市开展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上或养殖面积60平方米以上养殖场的污染集中整治。不过,尽管官方声称取得显著成效,但事实上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姚福根是2012年初建了沼气池和污水管道,所有的猪粪进沼气池,污水从污水管道进入海宁市的污水管网,为此他花了60多万元。整个排污程序获得了环保部门的认可,领到了排污许可证。现在,他的猪场每天存栏数有6000头

。姚福根说,像他这样规范经营并证照齐全的规模养猪场在海宁市只有七八家。一个合法的养猪场需要有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以及工商执照等,但办理这些证照的相关部门并不衔接。海宁市畜牧局副局长陈建新说,我们只管审核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至于是否排污达标,用地是否有手续不作审核条件。而海宁市环保局行政审批科有关人士称,该市只对存栏200头的养猪户发排污许可证。

从养殖业的监管部门来看,环境污染由环保部门管,而畜禽的粪便属农业部门管,职责的交叉导致监管不力。《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在采访时就被这两家部门踢起了皮球。而对于大量的养猪散户来说,他们也不愿意花钱去增添污水处理设备。“我们很少对养猪散户的排污作处罚,主要是对其污染量的确定上有难度。比如污染的浓度、污染的程度都较难取证。”海宁市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周金明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执法中,我们主要靠教育,依靠乡镇街道做这些养猪散户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