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由云南省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的“安友牌”猪肉产品,再次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以此为原料,该中心投入上百万元采购的肉制品加工生产线设备已到位安装。将于近期启动安全优质猪肉制品产业化小试生产。这标志着工程中心转化研发成果延伸安全优质食品产业链正逐步推进。1997年以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葛长荣团队相继开展的以天然植物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安全饲料研究、安全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分别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并于2004年和2008年两次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依托云南农大动物科学学科人才资源优势,云南省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特优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研平台在该校立项组建,近3年来,已多渠道筹措经费4400余万元,完成了包括原料与产品品质分析室,微生物室等应用基础研究室,以及肉制品小试生产车间、冷库等建设。近3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27项,获专项资金3600多万元支持。依托中心研发的安全优质猪肉关键技术在楚雄安友畜牧业有限公司转化后,600多亩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到年出栏万头以上,成为云南省屈指可数的大型有机商品猪生产基地。继2009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后,去年底,该产品再次接受国家指定认证机构对基地土壤、水源、厂地、生产记录以及取样检验等严格检查,并于今年1月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书。作为后续的安全优质肉制品产业化项目,采用云南特有天然植物为加工辅料,优化配方、创新工艺,预计今年5月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启动特色、新型肉制品小试生产。由中心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鸡分子与细胞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品系)培育”,通过以武定鸡为主的地方鸡优质品种资源筛查,已收集到武定乌骨鸡、迪庆尼西鸡、盐津乌骨鸡、富宁剥隘鸡、腾冲雪鸡、大围山微型鸡等优质种鸡数千只。项目将构建云南地方家鸡品种资源库,通过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筛选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特优型家禽新品系(配套系),为生产高品质禽肉系列制品奠定优质品种基础。目前,饲养基地鸡舍的扩建工程已初具规模,并对武定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产蛋性能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