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难以替代的“白羽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27

问题“速成鸡”让白羽鸡成了众矢之的,也让人们开始想念自然美味的散养土鸡。

而白羽鸡因为种种原因,不仅是我国目前肉鸡生产的主导品种,并且规模还将不断增长。

一方面,从白羽鸡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其饲料转化率高,1.8~2斤饲料就能换1斤鸡肉,远高于其他肉类,且生长周期短、易分割,适合规模化养殖、批发与深加工,具有经济效益好、节约粮食等优点,受到许多规模化企业的青睐。

据了解,白羽鸡的生长周期通常在38~42天左右,价格更便宜,差不多为4~5元/斤,也更适合煎炸烤等加工方式。目前市面上的鸡肉调理食品,或是鸡爪、鸡脖子等加工产品,都以白羽鸡为原料。相对的,黄羽鸡个头较小,生长周期要60天,长的甚至需180天,价格也更昂贵,一般为8~9元/斤,有些概念鸡甚至价格能达到100~200元/斤。因而黄羽鸡只适合整鸡出售给农贸市场或餐饮企业加工成一道菜。

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白羽鸡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

“从经济效益、成长周期来看,白羽鸡确实是目前最适合企业产业化、规模化养殖的品种,虽然黄羽鸡也是现在一个比较大的品种,但还是达不到白羽鸡的产能。而且送去农贸市场卖,卫生难以得到保障,也不适合现代家庭宰杀处理。”一家养殖企业管理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东方艾格农业食品分析师马文峰也认为,对于白羽鸡的普及不应有太多争议。“养这种鸡是必需的,就像杂交水稻,白羽鸡是目前最经济的肉鸡品种,也是最经济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它还在完善的过程中,现在的药鸡事件对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行业短时间会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对行业将产生推动作用,例如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行业整合和对研发的投入等。”

其次,中国肉鸡养殖行业发展起步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白羽鸡品种进入国内市场,比欧美国家落后了20~30年。由于一开始就复制国外模式,我国本土育种能力落后。

“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据他介绍,一只肉鸡的育种一般要经过4个代系的繁殖,先通过曾祖代鸡、祖代鸡、父母代鸡的多次杂交繁殖,培育出符合长肉性能好、饲料转换率高、抗病性高的鸡种,还要再通过第四代培育让这些性能稳定遗传,最终才能形成优质稳定的鸡种。“白羽鸡在国外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个产业链培养得很完善了,中国要追上还很难。”

此外,消费能力也是一大问题。“我们都想要便宜又好吃的鸡。白羽鸡也能散养,养成像土鸡一样的,但这样的鸡价格10~20元/斤,一般人,尤其是村镇居民能承受么?”上述人士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