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所谓“速生鸡”是这样长成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7  来源:鸡病专业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480

一只白羽鸡的生长用药过程:注:该程序为大型标准养殖场采用。1日:注射葡萄糖和生命源7日:新城疫,流感防疫;9~12日:注射预防大肠杆菌、呼吸道、球虫药物;16~19日:注射预防病毒、大肠杆菌药物;28~30日:注射预防肠炎、肠毒药物;42~45日:出笼(约5斤)

家住济南市二环南路附近的侯雯自称是“食鸡动物”,但她打算最近不吃或者少吃鸡肉。“平时挺爱吃鸡肉,尤其是鸡翅,但是最近几天关于速生鸡接二连三的报道,让我有点"谈鸡色变"。”她说。

前段时间,山东部分地区饲养的白羽肉鸡存在违规用药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消费者因为担心食用“速生鸡”会对健康有害,给鸡肉消费市场带来不小影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速生鸡”本身无可厚非,一些铤而走险违规用药的“药残鸡”才是危害健康的罪魁祸首。

长得快取决于品种

寒冷的冬日里,记者造访了山东德州、聊城、潍坊多个标准化现代养鸡场。由于涉及感染等问题,普通人很难接近养殖区域,甚至部分监管部门想接近也并不容易,记者也只是在多个养殖场的办公室稍作停留,进行采访。

德州市德城区鑫坤畜禽养殖场是德城区规模较大的肉鸡养殖合作社,2010年10月份建场,投资300万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养殖了16年肉鸡的付金军告诉记者,该合作社饲养的肉鸡品种是罗斯308,而罗斯308是白洛克肉鸡品种选育出来的。该鸡全身羽毛均为白色,体型呈丰满的元宝形,生长期大约42~45天。

家禽养殖专家表示,白羽鸡之所以长得快,主要取决于品种、饲料和养殖环境。白羽鸡属白洛克鸡,在美欧等国长期占据肉鸡饲养和消费主导市场,我国也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一品种。这种鸡一般在42天至45天即可长到5斤,生长速度1天1两。由于我国对鸡肉的消费需求量巨大,具有速生特点的白羽鸡成为鸡肉供应“主力军”。

来自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的数据显示,山东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魏祥法说,统一鸡苗、统一饲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宰杀,是标准化养鸡场必须做到的“五统一”,社会散养户达不到这些标准,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只能依赖违规用药保障鸡群“健康”。

30天必须停药

“养肉鸡最担心的就是伤亡率高,十来天的时候最容易出毛病,是新城疫、流感多发期。所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在所难免。”付金军说。

付金军给记者描述了一只肉鸡的生长过程和养殖场用药防疫程序。雏鸡来了之后第一天是要补充体力,预防应激,这个时期要注射葡萄糖和生命源。7天、14天和21天的时候为了预防新城疫、流感防疫以及病毒、大肠杆菌等都必须注射相关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因为企业要求标准高,我们大概在肉鸡生长到30天的时候就必须停药了,剩下的十几天,药残留物会逐步减少到很低含量或者消失。”付金军说。

德州市德城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史建武说,白羽肉鸡在养殖过程当中是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但应该有停药期,不规范的“小作坊”怕肉鸡伤亡高,会不按时间停药,因为散户“多”、“散”,而畜牧兽医部门力量有限,很难全部监管到位。

魏祥法告诉记者,媒体报道部分养鸡场违规用药后,相关视频他反复看了多遍,发现这些养鸡场基本上是社会散养户,鲜有大型肉禽企业的标准化养殖场。“一个标准化现代养鸡场动辄上百万元,散养户投入不了。”他说。

“药残鸡”危害大

家禽养殖专家指出,“速生鸡”其实就是白羽鸡,“速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违规用药导致出的“药残鸡”。家禽养殖和营养学专家认为,如果经过检测发现鸡肉中确有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说,相关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氯霉素是养殖业中坚决不能用的违禁药物,对骨骼有再生障碍;金刚烷胺、利巴韦林属抗病毒药,不能兽用,其中利巴韦林有致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副作用,金刚烷胺对肾功能障碍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副作用;地塞米松则是禁用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来刺激食欲,易引发肥胖症。

杜慧真提醒说,从短期来看,食用“药残鸡”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长期吃会导致人体过度肥胖、心血管疾病高发。此外,长期给肉鸡喂食抗生素,容易产生超级耐药菌,超级耐药菌一旦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现有的抗生素药类可能会对人体“失效”。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约21万吨,其中大约9万吨用于养殖业。不少专家表示,含有上述违禁药品或未按规定提前停药的肉鸡,究竟有多少药残以及会造成多大危害,还有待追踪研究分析。

监管更令人担忧

相对于白羽鸡的“速成”,监管的“速成”更令人担忧。根据农业部《肉鸡饲养管理准则》,养鸡场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天的用药情况、鸡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和购买单位等。但此次曝光的肉鸡加工企业中没有进行宰前检验就宰杀了,相关企业检验人员甚至直接为养殖户填写饲料日志、用药记录。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在青岛某大型活鸡处理销售公司药检岗位工作过,据他所知标准养殖场没有违规用药问题。但一些小散户也为该公司供应活鸡,由于目前养鸡业鱼龙混杂,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不排除个别鸡场药物使用违规。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将养殖订单外包,收购农户、小养鸡场散养的鸡供货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导致肉鸡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家应当在养鸡场经济条件、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有强制性标准。专家认为,相对于庞大的养殖场数量,基层监管体制不健全、检疫检测人员缺乏、承担任务繁重也导致“全方位监管”难以实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