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网搜集相关科学研究资料,制作了一期专题,证明了:消费者仅仅因为经验就认定“速成鸡”不好,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在调查过程中,读者的反馈令人大跌眼镜:接受调查的近5万人中,认为“速成鸡”安全的只有15%,认为不安全的比例达到85%。类似情况也是专业人员在做科普时常面临的困境。
显然,大多数人对“速成鸡”这个品种并不了解。
我不叫“速成鸡”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被人们冠以“速成鸡”的名号,其实,你们应该叫我们白羽鸡才对。我们的“速成”,秘密在于科学育种、饲料和养殖,与激素催熟等没有任何关系。对我们的选育是少数企业掌握的高科技,正是我们白羽鸡带来了鸡肉产量的飞跃。这些年来,我们在世界各地演绎着一代又一代“神奇鸡”的传奇,给众多养殖户创造了可观的财富,更为广大消费者送去了各式各样的健康美味。我们是鸡的新品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有人称我们为“快大型鸡”。
“速成”未必不安全 我们的品种确实特殊。普通鸡种都是越长越慢,而我们却是活的时间越长,生长的速度越快。当然,我长得越大,吃饲料越多哦,因此,最能体现我生命价值的饲养周期是40余天,其后,我们的生长速度就会慢下来。所以,我们的“速成”,并不是有些人描述的那样:刻意“提速”。
许多人怀疑我们是不是吃了激素?且听专家如何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速成”已成业内“常规”。45天养出2.5公斤重的鸡属于“正常水准”,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何况激素物质并不能对鸡产生什么神奇的催熟效果,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关键是鸡的品种和养殖技术,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并非许多人想象中的行业常规,而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因此,认为那些养殖场每天都在大批大批地用激素喂鸡,那可真是大大的冤枉他们了。商品肉鸡的喂养方式与众不同,不是随便找点棒子面和菜叶子拌拌就行了,它们吃的都是饲料,而这些饲料的原料选取、成分配比、制造工艺、饲喂方案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不同的周龄都要饲喂对应的饲料,以保证营养充分且平衡。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很讲究的,不是那种“撒一把米自个儿吃去”的养鸡方式。光照、温度、湿度……这些指标都以周龄、日龄、时段为单位逐级设置管理方案,精确控制环境,保证鸡活得舒服。
坚决打掉“抗生鸡” 就像人病了要吃药一样,给我们吃抗生素是正常的,但必须符合规范。但总有一些小规模养殖场缺乏养殖经验和法律意识,购买不法饲料厂吹捧的违规饲料或添加剂,而且还给我们滥用抗生素,其鸡肉产品流入市场的渠道通常也不规范,这些都是违规、违法行为,他们这样做,真是害惨了
我们,绝对不是“养鸡之道”呀,建议你们有关监管部门像重视监管‘瘦肉精’一样监管‘抗生鸡。
怎么样,明白了吧?好多人对我们白羽肉食鸡的认知是片面甚至歪曲的。相信聪明的人类能够最终辨别真假,还我们白羽鸡一个清白,我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健康美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