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当市民刚要享受“轻快”点的菜篮子时,牛肉价格却“牛气冲天”。在北京方庄市场,34元/斤的牛肉,让老百姓望而却步。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超过九成省区市牛肉价格已经高于春节期间水平,目前多地牛肉价格已逾30元/斤,涨幅均已超过20%。从价格对比来看,牛肉价格为猪肉价格的两倍多,约为鸡肉(白条鸡)价格的3倍。
与牛肉价格背道而驰的,是肉牛养殖户微薄的利润,以及养殖户数量的不断减少。
史来明,一名河北三河市高楼镇兴隆庄村的肉牛养殖户,从2003年开始养牛,经历了肉牛产业的高潮与低迷。“2004~2005年,是肉牛市场最辉煌的时期。牛犊仅卖3元/斤,出栏时肉牛能卖3.4~3.5元/斤,一头牛能挣600~700元。”回忆起那段日子,史来明脸上还带着兴奋。不过紧接着他话音一转,“到了2007年,牛肉市场就不行了。尤其是今年,饲料价格猛涨,根本赚不着钱,还不如去打工踏实。”
史来明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购进一头牛犊需要6000多元,在存栏的半年中,每头牛的人工费需要1000元,饲料费将近4000元,再加上水电费、房租费等,等牛长到1000斤出栏时,每头牛的出栏成本在7000元左右,按市场平均收购价15元/斤卖的话,除去成本后,这一头牛半年才赚2000元。
史来明还告诉记者,肉牛养殖周期本来就长,面对市场变化难以应变;尤其是母牛,要到三四岁才生第一胎,每年只生一胎,所以越来越少的人养母牛了。史来明说,他今年养了50头牛犊,只有一头母牛,“养多了就会赔本的。”
这让史来明觉得这行越来越艰辛,吃力不讨好。就连如今牛肉价格上涨也依然捂不热养殖户那渐渐寒了的心。“村里曾有30户养牛户、700多头牛。由于牛市不景气,现在只剩下五六户在勉强支撑,连百头牛都养不到。改行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也难免萌生退意。”史来明无奈地说。
中国养殖网主编张雪表示,供需不平衡是推高牛肉价格的主要原因。据了解,近年来我国肉牛存栏量呈下降趋势,降幅高达30%;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也在15%~20%之间。而人们对牛肉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如果不改变这种供需矛盾,缺口会越来越大,价格将越来越高。”张雪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国家对养牛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如养猪业,肉牛良种补贴仅为20元/头,而母猪补贴则有100元。尤其是母牛繁育,现在母牛养殖上还没有推行相关的扶持补贴政策,难以对母牛、肉牛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政府应把关注多放一些在牛、羊养殖上面,别老盯着猪肉转。”
此外,规模化养殖肉牛将是未来的趋势所在。“规模化养殖能降低成本,政府也方便给予政策性便利和技术性指导。”张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