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我国肉类价格和国际粮价的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19  来源:博亚和讯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7

核心提示:国际粮价的联动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和复杂,中国饲料原料价格表现需视国际期货“脸色”。

国际粮价的联动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和复杂,除了供需基本面之外,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市场投机等因素都可能打开价格传导的通道。

美国农业部刚刚公布的10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28.6亿蒲式耳,较9月份预估上调了2.26亿蒲式耳,这是近几个月持续下调大豆产量后的首次上调。

对于中国来说,饲料原料价格表现仍需视国际期货“脸色”。要减少国际粮价上涨的冲击,最为根本的举措还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

中国国有谷物研究机构表示,中国今年大豆进口量或达到5700万吨,其中10月预估进口量为425万吨。11月及12月进口将“超出预期”,因美国大豆期货 价格近期急剧下跌。2012年5700万吨的进口量将较2011年高出8.3%。10月预估数同比上涨11.5%,但环比降低14.5%。中国国家粮油信 息中心表示,9月结束的2011-12作物年度大豆进口上涨13.2%至5923万吨,为8年来最高水平。

有业内人士建议,要提高国内粮食供给水平,保障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建设更多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强科技对于提高单产的支撑,调动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是减弱粮价传导效应的重要措施。

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由于畜牧业发展落后,不能有效消化粮食价格的上涨,2003年以来,中国肉类产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往往明显超过粮食,生猪生产价格上涨幅度一般都超过玉米。

联合国粮农组织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平稳之后,9月食品价格指数较8月份水平小幅上涨1 .4%,其中谷物价格增势较缓,而肉类价格强劲上涨。用粮耗型饲料的养猪业和养禽业的价格比8月份分别增长了6%和2%,显示粮价上涨对下游肉类产品的影 响逐步显现。提醒,虽然近期国内外粮油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四季度农产品消费旺季的到来,粮价传导的可能性增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