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关注明年可能发生的猪肉供应短缺
根据英国国家生猪协会的预测,明年的猪肉供应短缺将不可能避免。而这一消息也成了近日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点。
一些媒体告诉读者,猪肉的短缺是由于高昂的饲料价格造成的高饲料成本。
阿根廷玉米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根据阿根廷农业部预测,该国2012/13年度玉米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该部副部长索利斯日前称,受天气条件等利好因素影响,阿根廷2012/13年度玉米产量将达到2800-3000万吨,高于2010/11年度所创的2400万吨的纪录高位。
据悉,今年阿根廷玉米种植面积约为497万公顷,略低于上一年的500万公顷。
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每年出口量约800万吨。
预计未来四川猪价以稳为主
上周期(10月3日-10月11日)全国范围内猪价部分区域稳定,部分区域猪价有所松动。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期间,道路运输受阻导致川内市场猪源供给紧张,猪价有所上涨;双节收尾阶段,道路运输状况有所改善,外省猪源对川内的冲击加大,四川猪价又有所回落,恢复到节前价格。节日期间消费虽有增加,但终端猪肉价格上涨并未传递至毛猪价格。
调研发现,当前四川区域猪价:成都新津、双流生猪出栏价格7.4-7.5元/斤(250斤),7.7-7.8元/斤(300斤),绵阳、资阳外三元猪价7.4-7.6元/斤,乐山外三元猪价7.2-7.5元,土杂猪猪价7-7.2元左右,巨星猪价7.65元/斤,九寨食品猪价7.6元/斤,西南温氏猪价7.7元/斤。此外,近期外省猪到场价格在7.9-8元/斤左右。新牧
川内生猪出栏与价格趋势:川内本地生猪出栏量较为稳定,而省外猪源入川量有一定的增加,川内生猪整体呈现为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局面。
综合分析下阶段生猪行情:上周全国范围内猪价因道路运输受阻导致出现产区价格微跌、销区价格微涨的局面。预计双节过后,道路运输将恢复正常,外省猪源仍将持续对川内市场形成冲击;节后猪肉消费也将恢复到正常水平。考虑到当前川内大猪存栏量不大,省外价格也基本稳定,预计十月中旬四川猪价以稳中微跌为主。
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前瞻
在中国肉类协会成立20周年这个特殊日子里,中国众多肉制品大佬们齐聚一堂,与行业相关人士以及机构共同探讨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未来中国肉制品 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从会上代表整个行业发言的双汇集团还是众品集团,都不难发现近几年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国肉制品行业正在尝试探索的一个新发展趋 势——大整合。
如果说双汇集团的整合概念更侧重于企业未来十二五计划千亿规模目标的实现,作为中国领先的肉类产业链整合商和冷链食品集成服务商的众品集团提出的大整合概念则从中国猪肉行业和全球畜牧业产业链紧密依存的国际化角度放眼,畅谈从产业链横向扩张,到价值链纵向延伸,再到新的商业模式的构成,前瞻性的观点都引发了与会人士的深度共鸣。
中国肉类协会曾发布数据:预计2015年中国肉类总产量将达86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246万吨,中国猪肉市场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众品集团在会上提出的“大整合”概念中,也针对此背景特别提到几个业内企业正在思考甚至正在尝试饯行的问题:
一、随着国内肉制品行业的发展,单个工厂、区域市场、局部运作的模式将失去竞争力;自成体系的封闭式运作将面临资源约束的瓶颈。优势企业将在价 值链主导下,打破资源约束,在全球产业链上谋求联盟与合作,建立安全、统一、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产业集群、供应链体系、市场网络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 关健要素。
二、从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发展角度讲,肉类企业将采用自建、第三方物流等方式,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保障肉类产品安全,推动肉类产品升级和渠道升级。更有部分行业优势企业还将整合资源,发展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新的服务平台和增长点。
三、优势企业还将针对团膳、餐饮等团体消费者,实现产品标准及供应链体系的对接, 发展、创新B2B的营销模式和流通渠道。消费者对猪肉产品便利性与服务的追求,促使现代渠道迅速发展,出现“生鲜便利店”这一新的便利业态。
作为“大整合”战略的先行者,众品集团将继续专注于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冷链物流服务业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思维,整合社会资源,在全球供应 链体系中谋求联盟与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产业链上游,围绕国家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供应链协同度。在产业链中 游,构建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加工梯次开发的产品格局。在产业链下游,以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整合供应链资源,建立和完善冷链物流与生鲜加 工配送网络,打造链、群、网结合的发展模式。
通过会上各个企业的发言,展望中国猪肉产业,在政府、社会、媒体、产业、行业、消费者、资本的互动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成为 全球猪肉产业最有潜力的市场。从全球产业链的高度,建立安全、统一、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成为提升中国猪肉产业行业价值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