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呼和浩特地方猪仅占养猪市场需求量的三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27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6

近几年来,生猪养殖市场一直在大起大落中颠簸,养猪户的效益极不稳定。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城市,人口密集且外来流动人口众多,餐饮业较发达,猪肉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呼市的生猪养殖却一直以来以散养户为主,规模养殖难成气候,导致无法满足本地消费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呼市猪肉产量仅能满足本市市场需求的30%左右,70%的猪肉需要从河北、山西、天津等地调入。

通过对土左旗、新城区、武川县、清水河县的生猪生产情况的调查显示,尽管8月份以来猪肉零售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后座肉平均价格从6月份的22元/公斤上涨到了目前的25元/公斤,但对于养猪户来说,由于玉米价格、用工薪酬等其他费用的上涨,导致他们仍处在盈亏边缘。目前多数养殖户虽没有清栏转行现象,但大多缩小规模,补栏意愿明显下降。新城区养殖户老赵目前拥有基础母猪39头,生猪存栏200头。2007年他从单位下岗后,自筹资金15万、借款45万,共投入60万元开始养猪。经历了几次猪价的大涨大跌,过山车般的猪价让老赵实在吃不消,他说,等到行情稍微好点儿他就不想干了。

调查显示,目前呼市生猪生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近年来,呼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标准化程度仍然很低,生猪生产仍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据今年夏季的一项牧业普查资料显示,呼市目前有养猪户14.3万户,但97%的养殖规模在5头以下,养殖规模在51头以上的不足300户,101头以上的仅130多户。年出栏千口以上的养殖场不足10家。基础设施落后、饲养管理粗放、资金薄弱、成本高、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能力弱等是呼市养猪业目前最大的困难和弱点;其次,生猪深加工缺少龙头企业,生猪销售只能依靠个体屠宰户,销售量上不去,制约生猪养殖业发展壮大;缺乏完整的生猪预警体系,对原料和猪价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不够,养殖户无法及时了解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生猪行情;筹措资金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养猪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国家财政对于养猪的补贴较倾向于河南、四川、山东、湖南等生猪主产区。

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呼市要扭转当前生猪养殖不景气现状,有关部门需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提供科学养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大力支持养殖户走养猪专业合作组织的路子,通过统一的良性运作模式,共御风险,节本增效;建立生猪重大疫情防控体制;协调保险公司在呼市引入生猪商业保险,并给予一定补贴;政府要及时出台低息或贴息贷款政策,缓解养殖户的燃眉之急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