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德青源12亿建设世界最大蛋品生产加工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7  来源:鸡病专业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43

占北京品牌鸡蛋市场份额65%以上的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青源”),已不满足于现有的市常这家12年前就在中国率先发展品牌鸡蛋的企业,于上月28日与安徽滁州市所属的明光市签订了一份生态园项目协议。协议显示,德青源将在未来4年里投资12亿元建设总饲养规模700万只蛋鸡的滁州基地,产品将辐射2亿人口的大华东经济圈。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蛋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而这仅仅是德青源2010年提出的十年战略的开始。“未来10年我们还将通过7个基地覆盖全国市常”德青源创始人钟凯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工业化的鸡蛋

德青源滁州生态园项目占地25平方公里,是一座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园区。投产后年产蛋量达15亿枚、年发电量 4000万千瓦、年产有机肥50万吨、年产值可达23亿元。德青源将这种产业链上游涉及种禽养殖、下游涵盖清洁能源的全产业链模式称为“未来农场模式”。

中国的蛋鸡养殖行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采取分散型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产业链上游不涉及饲料生产和种禽养殖,无法控制饲料安全和遗传疾病,往往是养殖数周之后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法挽回损失;而在产业链下游,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鸡粪污染问题,导致土地板结、甲烷气体排放和地下水污染问题。”钟凯民告诉记者。

为了生产安全、高品质的鸡蛋,2000年,还是高能炸药专家的钟凯民放弃导弹事业转投鸡蛋产业,以50万元起家,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工业化品牌鸡蛋企业。从养鸡、产蛋工业到销售,德青源改变了传统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坚持将整条产业链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

工业化意味着标准化。尽管市面上流行柴鸡蛋、维生素鸡蛋等各种概念,但德青源坚持用产蛋鸡年龄和鸡蛋大小两个最简单的标准区分产品线,因为鸡蛋的营养成分差异完全取决于这两个要素的自然规律。同时,为了保证安全与品质,德青源的蛋白饲料坚持采用价格较高且品质更优的玉米和豆粕。

“全产业链”也意味着巨大的资产投入。如今,德青源注册资本4.57亿元,现有资产总值达6.75亿元。现存栏祖代种鸡2.4万套,父母代种鸡52万套,商品代蛋鸡300万只。滁州项目建成后,集团蛋鸡总存栏量将达1000万只。

此前,德青源已在北京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蛋鸡养殖基地,滁州项目建成后也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蛋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但其扩张步伐并未结束。根据德青源的十年规划战略,公司下一步计划还会在华南建设与滁州项目规模相近的生态园,辐射华南和香港市常

有“身份证”的鸡蛋

“12年前德青源率先在中国发展品牌鸡蛋,坚持品牌化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方向。”钟凯民告诉记者。

12年间,在大本营北京,德青源已成为区域超强势品牌,客户覆盖大型商超与海底捞、宏状元、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餐饮企业,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1%。

“我们品牌化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瓶颈在于产能不足,这也是我们在华东、华南进行生产扩张的原因。”钟凯民说。

为了确保“德青源”的品牌,钟凯民创立了一套“鸡蛋身份证”制度。每枚德青源鸡蛋的特殊之处在于,鸡蛋上有一行12位的编码,登录公司官网可以输入编码进行质量信息查询。这项制度结束了中国数千年鸡蛋的“三无”历史,确保每一枚鸡蛋的生产日期、批号、鸡舍、产蛋鸡年龄等信息可以被追溯。“虽然市面上很多鸡蛋都有喷码,但真正做到像身份证一样提供完整信息的,我们是第一家。”仅此一项,每枚鸡蛋就增加了5分钱成本。

钟凯民告诉记者,确保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对每个生产基地投入4亿元以上的资本用于防疫系统的建立,以及健康养殖和食品加工各环节的硬件建设,每年用于绿色鸡粮、免疫药品和品质控制方面的运营资金就将近2亿元。”钟凯民说。

去年,德青源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净利润达3478万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