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却发现,一些养户却存在疑虑,对政府免费提供的疫苗缺乏信任,“不敢”使用。而且抱有这种疑虑的在行业内并非个别,对此持谨慎态度的还是那些用量特别大的规模猪场。
在我国,口蹄疫属一类重大动物疫病。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国家采取强制免疫的措施,所用疫苗必须采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产品,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逐级免费供应。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看起来,这个保护壁垒严丝合缝天罗地网。那么,养殖户的疑虑从何而来?
一、冷链不完善
不少规模猪场负责人提出,政府免费疫苗存在运输、保存不当等问题。一些养殖户认为,政府在逐级发放口蹄疫疫苗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除了冷藏运输要求,一些偏远的山区镇兽医站在储存疫苗时连一台冰箱都没有,更别说冷库,疫苗长期暴露在常规环境中,很容易变质失效。须知,无论是变质疫苗造成的猪只损失,或者是疫苗免疫失败而引发疾病爆发,所带来的损失,都远远高于购买疫苗本身的费用,所以养殖户宁愿多花钱来保平安。
现有基层兽医架构小、散、弱人所共知,在县一级畜牧部门普遍缺乏必要的疾病检测仪器,即使有也缺乏专业人才进行良好运作。连定时检测猪群口蹄疫抗体水平也难以做到。政府部门看起来良好的设计初衷在执行过程难以避免地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在基层兽医体系难以承载重任的情况下,不如让有条件的经销商承担起相应的作用,当然这样做要冒的风险是,可能打断固有的某种利益链又建立起新的利益链。说到底,保证阳光操作才是难度最大的工作。一位兽药经销商证实,疫苗是兽药店最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国家一类重大动物疾病疫苗相当抢手,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说明养殖户有主动免疫的观念已经普及。那么,把这个工作全部交给市场也是一条思路。
二、疫苗的效果欠佳
一些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大,严重的可造成牲畜死亡,因此受到业界非议。当然,造成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众多,环境因素、疫苗质量、使用规范、猪只健康以及饲养管理等等,需要分辩清楚的是,失败的原因是否源自疫苗质量本身。
2007年猪高热病的时候政府匆忙推出的高致病病性蓝耳病疫苗,就曾经有引发严重反应的情况,最后政府终于出来表态“疫苗先试用,再推广”。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是政治疫苗或者说明定心疫苗,实践总会给出标准答案。业界曾经有人怀疑现有疫苗毒株的普适性,担心其中的野毒传染发病,这是另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问题上,无论是政府部门操作机制,还是疫苗研发生产的层面,仍有去伪存真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