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品价格周期很大程度上是受主要肉类——猪肉价格的推动。虽然目前猪肉供应充足,但由于牲口遭大举抛售,预计猪肉库存将约在六个月内下降,并可能导致价格激升。 “如果看看中国的玉米和豆粕价格,现在的养殖成本已经达到纪录高位。”Rabobank的饲料业高级分析师Jean-Yves Chow表示。 “如果猪肉利润空间继续受到压缩,我们预计到明年初猪肉供应将会减少,导致价格上涨,并刺激食品通胀。” 由于对生猪行业状况感到担忧,中国国家发改委本月下令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因预料在明年2月春节猪肉消费达到高峰之际,供应会紧张。 2007年中国猪肉价格快速攀升,成为全国性议题,当时国内生猪行业爆发了致命性的蓝耳病疫情。中国生猪行业每年出产猪肉5000万吨,相当于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 当时,猪肉价格飙涨推动食品通胀率急升,其影响在收入不高的农村地区感受最为剧烈,中国10多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于农村地区。 美国旱灾助推全球粮价持续攀升,但迄今为止对中国消费者物价涨幅的冲击有限,7月中国CPI同比涨幅降至30个月低位。7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低于6月的3.8%,得益于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在中国CPI的所占比重约30%。 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大涨对中国畜牧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中国大豆进口量是全球交易量的60%,玉米进口规模也跃升至全球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