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推高养殖成本的三大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0  来源:中国畜牧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75

核心提示:多因素推动养殖成本,导致养殖户连连叫亏。

据农业部等部门监测,7月份猪肉价格仍然延续下跌走势。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4日发布公告称,7月11日至7月18日的一周期间,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栏价格重新回落,使期内猪粮比价达5.68?。这已经是连续第15周生猪养殖处于盈亏平衡点下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权重说明,在CPI的变动当中,70%左右来自食品价格的变动,20%左右来自居住类价格的变动。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占了重要地位,此前多次国内物价上涨与下跌,无不与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有密切联系。

肉价波动往往是市场调节难以自行解决的一种困局: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影响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尽管此前多家机构预测7月份CPI可能跌破2%,但有分析人士担心,“猪周期”导致的肉价上涨,可能会在今年四季度的某个时点再度袭来。

肉价持续走低,养殖户很无奈

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时,许多消费者“望肉兴叹”。如今肉价持续下跌,让消费者得到不少实惠。许多普通消费者感到压力减轻。“如果肉价涨得太高,我们想天天吃肉就不太现实了。现在肉价确实比之前跌了不少。”正在北京一家菜市场买肉的刘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那您觉得现在肉价降幅大不大?”“跟以往相比,有一定的变化。现在买一斤肉要便宜好几块钱。”刘女士拎着买好的肉,满脸笑容。

但这背后,也有许多养猪户的无奈。早上8点多,天津某养猪场马老板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找出最新的豆粕吨价:4300元。这个数字不禁让他苦笑,从6月份开始,每吨仅3000元的豆粕一路上涨,两个月涨了四成多。“可猪肉价格没动,只能咬牙硬挺着,自行消化1300元的成本。”

猪饲料的组成,主要来自三部分:玉米占60%,豆粕占20%,剩下20%是麸皮、鱼粉等。“最近一直在亏,养一头猪要浮亏130块。”一位王姓养猪老板向本报记者诉苦。

养了两万头猪的王老板,自己直接进豆粕喂猪,现在每天查看价格,已成了必备的功课。他说,越是规模大的养猪场,受到豆粕价格上涨的影响越大。

现在,王老板每天很“纠结”——多进豆粕,怕价格已经冲到最高,自己接“最后一棒”,买回来就跌,花了冤枉钱;少进货,又怕价格持续上涨,毕竟是天天要用。“眼下,按半个月的量进货,走一步看一步。”

“养猪行情看7月”。可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养殖户们不轻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