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业者依靠来自北美和南美的大豆及其他饲料。美国《福布斯》双周刊报道称,随着美国的农场奋力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包括中国在内的食品进口国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粮食报告。
他们似乎确定将为购买饲料花费重金,尽管2007至2008年影响到全世界的食品价格峰值似乎不太可能再现。这是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伯的观点,8月3日他在即将结束对中国为期一周的访问之后在北京对记者说了上述这番话。
他警告说,遭受旱灾打击严重的国家仍然每天都在更新预测数据,本月的降雨状况可能证明是决定性的,特别对于大豆来说,他对玉米产量持悲观态度。他说:“大豆还有恢复的可能。但是玉米将会很难。”
中国目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市场,也是巴西和阿根廷玉米的最大市场。据格劳伯说,南美农民今年春天也遭受了旱灾,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他们共收获玉米1.06亿吨,美国农业部最初的预测是1.33亿吨。他说:“全球供给已经非常紧张了。美国的干旱加剧了这一点。”
报道称,这对于全球最大的猪肉市场中国的生猪生产者来说是个坏消息。但是同时,这对于中国的决策者来说也构成某种程度的束缚,他们原本认为继2009年的一项经济刺激政策令价格飙升之后已经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去年,老百姓持续抱怨猪肉价格高企,现在,价格已经回落至正常水平。但是,生产者的高投入成本最终必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再度推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