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对当前猪价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9

核心提示:河南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和养殖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养殖户利润快速下滑。专家也表示,警惕肉价在近日开始反弹。

多因素下的猪肉价格

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以下简称省地调队)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主要食品价格监测结果显示,自2012年1月下旬以来,河南省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和养殖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养殖户利润快速下滑。专家也表示,警惕肉价在近日开始反弹。

现象: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近日,在郑州市工人路农贸市场,猪后腿肉和精瘦肉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斤12.5元和14.6元,与上月相比,价格分别下降了3.4%和3%。市场中一家冷鲜肉店的店主说,现在猪肉价格基本上为每斤12元到15元,前一段时间还是14元到16元,“猪肉价格一直在降,销量也出现增长。”

而省地调队的调查也显示,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河南省猪肉平均价格持续下跌。后腿肉平均价格1月下旬为30.96元/公斤,现已跌至25.35元/公斤,每公斤下跌了5.61元,跌幅为18.12%。五花肉平均价格由1月下旬的29.30元/公斤,下跌至现在的23.33元/公斤,每公斤下跌5.97元,跌幅为20.38%。

不但猪肉价格下跌,生猪的价格也在下跌,养猪利润下滑。

调查显示,2011年,邓州市场上生猪收购价格最高可达每公斤18元至20元,每头生猪的利润在800元左右,而目前生猪收购价格只有13元/公斤,利润下降至300元左右;在睢县,生猪收购价格从年初的16.3元/公斤降至现在的13.4元/公斤,每头生猪利润从去年的500元左右降至目前的300元左右。

原因:生猪集中上市拉低肉价

猪肉价格为何会持续下降?

河南省地调队调查发现,生猪生产的波动规律是2~3年为一个周期。本轮波动周期始于2010年,2010年6月猪肉开始涨价,至2011年7月和8月达到高峰,2012年1月下旬开始下跌,截至目前已下跌近5个月的时间。

去年由于受养猪行业利好形势的驱使,加之各级政府为稳定猪肉价格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养猪政策,激发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下半年养猪户大量补栏,饲养规模快速扩大,导致目前生猪集中上市,市场供大于求,从而引起价格下跌。像三门峡市区某大型养殖公司2011年出栏生猪6万头,2012年将达8万头;邓州目前有生猪养殖场1100多家,较去年增加120多家。

由于养猪成本不断提升,市场价格又持续下跌,导致养猪户的利润不断下滑,目前一些散户已是保本或微利经营,养一头生猪盈利不超过100元,甚至出现亏损。

分析:“猪通胀”或卷土重来

虽然肉价降了点,但郑州市民王大妈还是有点担心:“过一段时间会不会又涨起来?”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系主任赵乐东教授看来,“王大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猪肉价格在CPI中所占的权重为3%左右,是影响CPI走势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去年猪肉价格暴涨,带动CPI一路走高,去年7月CPI同比涨幅高达6.5%。

赵乐东说,去年6月至10月,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率都超过1%,其中7月份的贡献率最高,达到1.46%。今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反弹至3.6%,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0.5%,对CPI上涨的影响超过猪肉价格,达到约0.64个百分点,菜价上涨因此被认为是推动3月份CPI超预期上涨的重要原因,“猪通胀”则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省地调队的负责人表示,全国猪肉价格已经降至去年5月底的水平。从调查来看,受仔猪价格和饲料、人工等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或许还会在5月份出现全面反弹,但对物价的冲击不会太大。

如果猪肉价格不能稳定下来,造成养猪户全面亏损,则可能会出现存栏量过度减少的现象,到9月份猪肉消费旺季,肉价又会出现大幅上涨。

“动物性产品在居民消费中占很大的比重,如果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他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将对通胀形势产生较大的压力。”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分析说,“今年以来,1~3月份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分别为0.75%、0.5%和0.35%。预计随着猪肉价格的反弹,其对CPI的贡献率将再次上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