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四川阶梯式养猪 分批次受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44

连日来,资中县高楼镇鼓锣村10组村民杨菊芳忙得不可开交,通过在外地的几天考察,终于选到了满意的种猪--杜洛克和加系长白杂交,回来后忙着做防疫。

同时,随着最近几天生猪市场价格的缓慢上升,她又卖了4头已长到140多公斤的生猪。

今年30多岁的杨菊芳,2008年开始养猪。她告诉记者,自己从2008年3月到现在,已出栏育肥猪600多头,获纯利润近10万元。

“平时这个时候,我都出栏快100头了,因前一阵生猪价格低,卖猪不但赚不了钱,甚至还亏本。本该4月出栏的猪,我一直‘捂’着,至到前两天价格有所‘抬头’才卖出去。这样,一头猪除去全部成本后,还有不少利润。”杨菊芳高兴地说。

“捂”着不卖虽然有效益,但会牵扯精力,这还能喂好别的猪吗?这样划算吗?面对记者的困惑,杨菊芳说:“‘捂’着有效益,别的猪一样能养好。”

原来,杨菊芳采用的是“阶梯式”养猪,即把猪按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开进行饲养。

记者在杨菊芳的养猪场看到,虽然养猪场面积不大,但是分区明确,仔猪区、保育室、育肥栏设施分明,分区管理。

杨菊芳告诉记者,养猪场由自己和丈夫两个人管理。刚开始养猪时,防疫、接生、饲养等都是边学边做,2010年又赶上了生猪市场的“牛市”,养猪场效益连年增加。但母猪和幼猪混养却出现了问题,幼猪偶尔会被母猪压死。如果长此下去,养猪场的效益会下滑。杨菊芳想:为什么不把仔猪和母猪分开饲养呢?于是她卖掉了一部分育肥猪,把养猪场规划为三个区--仔猪区、保育区和育肥区。

分区管理后,杨菊芳感觉管理压力减了不少,仔猪也得到了精心的照料。现在,杨菊芳的养猪场仔猪区有30多头,保育区有50多头,育肥区有30多头,还有能繁母猪4头,平均每月可出栏10~20头生猪,做到了阶梯式养殖,分批次受益。

“生猪价格低廉的时候,我加大了对仔猪的管理,适当控制育肥,养猪场以出售仔猪为主;而生猪价格高的时候,我加大对育肥猪的投入,多投入精料,加快育肥,养猪场则以出售肥猪为主。”面对变幻的市场价格,杨菊芳做到“收放自如”,卖与不卖,卖什么样的猪,取决于其中的利润空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