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走低。近年来,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暴涨暴跌,给生猪养殖户及加工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为避免生猪价格异常波动、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应从市场预警体系建设、扶持规模养殖、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补栏数量增加进口增长
多因素促猪肉价格走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生猪行情在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位之后,从2012年春节到6月13日,猪肉价格则连续走低。在4个多月中,猪肉价格从今年年初每500克9元下跌到6月初的每500克7元,跌幅达两元。
据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生猪养殖和深加工的雨润食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导致2012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去年生猪养殖利润较高,提高了各地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各大型养殖企业也扩大了产能。因此,母猪存栏基数有所增长,与此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增加。二是生猪均重增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多数地区生猪出栏平均重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华中、西南区域表现特别明显。单头生猪猪肉供给量的增加,也导致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滑。三是从国内外宏观经济来看,出口不畅、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企业利润下滑、居民收入增长困难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今年的经济增长,进而影响了猪肉的消费。四是为平抑肉价上涨、减缓CPI上涨压力,国家于2011年从国外大量进口冻猪肉和冻猪杂。前不久,我国又与英国政府签署冻肉进口协议。大量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猪肉供应量,也拉低了国内猪肉价格。
经国家有关部门调控后,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小幅回升。据商务部监测,6月18—24日,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 。
雨润食品集团有关负责人认为,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在不同的时段,我国生猪价格或升或降,将出现不同的情况。一是今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较严重的仔猪腹泻疫情,导致对应的6—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减少,预计7—9月间,全国猪肉价格将上涨,但均价难以突破每公斤17.5元。二是今年3月份以后,母猪产能及仔猪存活率均较正常,外加母猪存栏基数也在增加,对应9月之后的生猪出栏量将增加,所以,预计9月后的猪肉价格会再度下滑。三是明年春节为2013年2月10日,预计今年12月还达不到腊肉制作高峰期,且行情走势还受天气影响。预计在今年12月份,生猪价格可能会小幅上涨。
建预警体系发展深加工
多渠道多措施稳定肉价
有关人士认为,为推动生猪养殖业稳步发展,有关部门和企业应从多方面完善相关措施。
一要加强市场预警体系建设。据江苏大学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永昆教授介绍,在包括生猪养殖在内的多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有限,养殖户往往不清楚当年当地某种农畜产品的总产量和市场趋势,更不清楚全国的市场状况。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全国的农畜产品的市场状况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市场预警体系,可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对养猪乡镇、生猪市场、超市、产品销售区进行价格监测,对饲料、兽药主要品种的价格进行定期监测,对屠宰加工和活猪外销数量进行逐月统计、分析,及时预测走势,发布预警信息。
二要发展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政府应出台措施,加强生猪养殖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养殖小区,鼓励养殖企业和农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引导散养户进入养殖小区,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要发展精深加工,延长生猪产业链。近年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对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在猪肉价格大跌时,更会严重影响农户的收入和饲养的积极性。针对猪贱伤农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对生猪进行加工,可丰富生猪制品品种,延长生猪制品的保存期,提高生猪的附加值。
马永昆教授认为,对生猪进行加工,应坚持多品种、多层次开发的原则。既要有中低端产品,又要开发高端产品;既要开发初级产品,又要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既要开发食品等主产品,也要开发副产品,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据马永昆教授介绍,生猪身体上的许多营养和保健成分属热敏性物质,如过度加热,不仅会损害这些物质,其风味也会严重劣变。例如,猪血在用加热方法杀菌、凝固成型时,如果处理不当,易产生焦煳味,且其中的营养因子的生理活性将受到破坏。因此,对生猪进行加工,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并适当采用高新技术。例如,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种非热力杀菌技术,可用来对食品等产品杀菌、灭酶,经该技术处理后的食品可直接食用。在猪血、猪内脏、猪肉等产品中应用超高压技术,既可达到杀菌效果,又能有效保留营养和保健成分,保持生猪制品良好的自然风味,同时增加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