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猪肉价格就像坐“过山车”,“猪周期”怪圈困扰养猪户,养猪户总结心得“三看五靠”抗跌价。 |
在持续了长时间的“高位运行”后,生猪价格迎来了“拐点”——全国猪肉价格目前已连续11周下跌。日前,笔者在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集市上遇见了养猪大户赵晋辉,便蹲在一个猪肉摊旁与他聊起了猪肉价格的“兴衰历史”。
1997年,赵晋辉跟妹妹借了10万元开始养猪。当年毛猪价格达到每斤4.2元,100头猪挣了3万元。
可没想到,很快就遇到了猪肉价格大跌的时候。1998年,赵晋辉开始利用母猪自繁自养,但当年生猪价格跌至每斤1.7元,而当时保本价格为2.2元。“那时买饲料都是赊账。别人一看到我养猪赔钱了,纷纷来催债,一时间着急上火得了肝病。”他说。
经历了肉价的起起落落,赵晋辉逐步在市场磨砺中摸索出了三条价格波动的规律。用他的话说是“三看法”:
一看散户。老赵说,当猪价高时,散户容易一哄而上抓猪,价格可能很快往下走;当猪价低时,散户就赶紧将猪出手,造成育肥猪大量减少,行情可能起来。
二看疫病。根据多年的养猪经验,老赵发现,决定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导致疫情的重要原因是散户过多,防疫能力差,管理水平低,导致生猪大量死亡。
三看大户。赵晋辉说,目前决定市场猪肉价格的还有大型加工企业,他们经常根据行情调控价格。“目前养猪业正在向规模化养殖过渡,国家要防止猪肉价格波动,扶植养猪大户是最好的办法。”他说。
赵晋辉不仅看价格有门道,他还总结出了抗价格波动的“五招”:
一是靠规模。老赵告诉笔者,养猪数量越大抵抗力就越强。1997年时,他的养猪场只有一栋300平方米的简易猪舍,生猪存栏200头。如今,12栋猪舍总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生猪存栏达到3000头,正常年景收入可达100万元。
二是靠坚持。在赵晋辉家的墙上,笔者看到一幅标题为“勤奋”的题字:“为自己写下一页历史,用生命去完成理想,让人生更显光彩。”从中不难看出老赵的决心。他说,最困难的时候全家都反对继续养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渡过了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