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养、限养看未来猪价动态
从《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看未来猪价及企业动向
尤记得东莞市曾出政令——至2009年起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引起业界轩然大波。
今年5月份又出台《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发展本地生猪养殖业。《规划》要求东莞市环保部门牵头,今年底前研究划定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提出东莞市2012年至2014年每年生猪出栏将达到15万头;2015年至2019年每年生猪出栏达到15万头;到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
据悉,东莞年生猪需求量在300万头左右,这就意味着,《规划》提出的本地生猪供给量只能满足东莞年需求量的5%左右,尚有95%的生猪需求缺口,需要外地生猪填补。而且,2011年广东肉猪出栏量达3664.1万头(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由此可看出《规划》提出的东莞年生猪出栏量占需求量很小,占广东省肉猪出栏量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个规划本身的出台不会对广东养猪业猪价有大多影响,对于东莞来说,也只能起到应急供应的保障作用。
但是《规划》可能对以后各大城市生猪养殖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比如各地今后可能也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要求养殖企业选址须在非禁养区内;必须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量要达到500头以上;栏舍要设置合理,布局合理,猪场环境整洁卫生;污染治理有效,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饲养管理,规范不使用禁用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饲用物质,不提炼和销售潲水油等。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城市用地的紧张和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些要求应该成为以后生猪养殖的趋势,使养殖业趋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改变以往散、乱、脏的落后发展方式。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今后各养猪企业都只能在适养区内养殖(一般适养区都划定在远离城市和村镇山地中),而且场地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环保设施齐全,那么必将引起养猪投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另外,由于要求养殖规模化,散户不能进场,生猪的养殖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显然易见,由于养猪投入的加大,成本的上扬,以及散养户的锐减这些因素,猪价可能会有所升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养猪业如果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不改变,大型养猪企业必将凭借规模化养殖、产业链发展和品牌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个由大型养猪企业主导的生猪市场,其质量必将更加安全,价格更加平稳,肉猪的品质也更能获得保障!
河南猪禁入成都,四川猪价再现涨势
本周期(5月28日-6月3日)全国范围内猪价整体以稳定为主。根据全国区域分区布局,及不同猪群结构等因素,上周全国猪价出现小幅波动,而猪价小幅上涨区域较多。
四川区域而言,本周期外省猪源(猪群结构由前期外三、良杂主为主转变到当前良杂、土杂猪为主)对四川的冲击依然较为严重,而本地压栏大体重猪源呈现持续集中出栏现象,肉联厂和市场猪源供给较为饱和,再加上终端消费平淡,由此促使上周前期四川猪价低位稳定,6月之后猪价则为低位小幅回涨。
当前全国各生猪产区价格:东北猪价6.6-6.8元,华北猪价6.7-7元,华东猪价6.9-7.1元,华中猪价6.6-7元(河南适重猪源6.8-7元,大体重肉猪6.4-6.6元),华南猪价6.6-7元,西南猪价6.8-7.1元。全国猪价基本一盘棋,区域间价差正在逐渐缩小。
据新牧网调研:当前,成都新津、双流生猪出栏价格7.0元/斤(230斤),7.2元/斤(280斤),绵阳、资阳外三6.8-7元/斤,乐山外三6.8-6.9元,土杂6.2元左右,巨星价格7.1元/斤,高金屠宰后结算价格7.15元/斤左右,西南温氏出栏价格7.1元/斤,近期外省猪到场价格7.2-7.3元/斤左右。
仔猪和后备母猪交易情况:近期后备母猪销售一直比较平淡,价格有所微调:1500-1600元/100斤;随着商品猪价持续下调,仔猪交易量大幅度萎缩,交易价格也有下调:700-740元/60斤(绵阳),650-700元/40斤(成都)。
新牧网综合分析:年初腹泻疫情在当前形成了一定的猪群出栏断档,适重猪源小幅上涨的区域也越来越多。但对于四川区域而言,省外低价的良杂、土杂大体重猪群仍在冲击四川,川内本地代售的大体重猪源仍然较多。综合分析,考虑当前河南猪源禁入成都市场,且气温降温有利于消费,因此预计六月第一周期猪价或有小幅上扬空间。
相关链接:目前四川省猪粮比价已连续四周处于6.0:1-5.5:1之间。为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等联合正式下达通知:各市(州)按照市级城镇人口每人每天消费2两,不低于7天的消费量增加冻猪肉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