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家调控猪肉市场供求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5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31

核心提示:“从之前的情况来看,猪肉价格暴跌之后,涨价周期的来临就为期不远,这一次会不会重蹈覆辙?”每一次的猪肉价格波动都让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心有余悸。在业内人士看来,结构性过剩是猪肉价格此番跌价的主因。只有进行猪肉深加工,优化猪肉产品的市场供应结构,才能避免这种无序的暴涨暴跌。

调控供求关系摆脱价格怪圈

“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如果这次未能有效防止价格的过度下跌,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猪肉将再次疯涨。”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秘书长黎连恒告诉记者,价格下跌之后,养殖户开始少养母猪,少留仔猪,于是五个半月后的育肥猪出栏数量将减少,到时候由于供求关系变化,生猪价格将再次上涨。

“如果生猪出栏价每斤再下跌1元,养殖户就很有可能杀掉能繁母猪,减少存栏量。”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王晓悦也表示,如果价格再度下滑,农民开始杀猪,那明年产量减少后又将大幅涨价,陷入价格怪圈。

“稳定生猪市场价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控猪肉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当务之急是找出最有效的调控手段。”南安市养猪协会相关人士认为。

土猪肉也可提取高科技产品

“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实现产业链条化,是稳定猪肉价格最有效的办法。”泉州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

黎连恒分析,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向营养型、方便型、保健型发展,但目前本地白条肉、热鲜肉仍占全部生肉上市量的60%以上,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5%,与发达国家肉类冷链流通率100%、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5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不能适应本地居民肉食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夏天到来的时候鲜猪肉不好卖,但如果做成美味的猪肉丁、猪肉松、猪肉干等休闲食品以及午餐肉、梅菜扣肉、香菇肉酱等肉食罐头,可能销路就不成问题了。”在食品界资深人士张秋艺看来,完全可以通过猪肉深加工,开发低温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速冻方便肉制品,扩大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等中式肉制品生产,以此来扭转猪肉供应的结构性过剩。

而除了从食品深加工方面着手之外,“土”猪肉还有高科技的一面。很多人不知道,猪血、猪肝等可以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凝血酶、血红素,猪小肠可以用来制备肝素钠。而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天然成分,具有止血的功效,肝素钠则是目前全球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相关人士甚至预测,目前生猪出栏量的增长速度并不能满足原料药扩产带来的缺口。

加工企业吸纳提高需求量

“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引起后期猪价六七个百分点的波动。”在业内专家吴秋豪看来,生猪的供需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被消费者所认知的猪肉价格波动事实上都是被放大了的。

据了解,截至3月份,我国生猪存栏46167万头,同比增长5.46%,能繁母猪存栏4954万头,同比增长4.04%,猪肉价格就出现这么巨大的波动;而去年生猪价格的疯狂上涨,也只是因为出栏量比往年下降3.1%。

“从现有的数据看,历年来产能的波动通常也只控制在6%以内。这6%的增量对于白条肉、热鲜肉消费市场,可能就会被理解成供过于求,并传导到价格终端,成为价格失守的依据。而在深加工领域,企业短期增加6%的原材料库存,进而增加6%的产量,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黎连恒告诉记者,只要建立和延长猪肉的产业链条,在猪肉产量出现结构性过剩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这增长的6%的猪肉进行深加工,就完全可以解决白条肉、热鲜肉相对过剩对生猪价格的不利影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