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浙江蛋鸭困境:有销路不赚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3  来源:鸡病专业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68

兰溪上华街道是蛋鸭养殖基地,但没市场话语权,养殖户一直挣扎在价格起落中

上午10时,记者来到兰溪市上华街道下余村,养鸭大户林志祥正在喂鸭子,几千只鸭子身形肥硕,行动迟缓,显然是养了10个月以上的老鸭。“眼熟吧?这些还是你去年几次来看了又看的老朋友。”林志祥不无幽默地说,话语中却是充满了无奈。

“这批鸭子从去年5月27日抓进来,已经养了整整一年,为什么还不卖?”记者问。

“老鸭价格太差了,最近每只最多卖二十六七块。”因为腾不出场地,林志祥家今年新抓的青年鸭恐怕也要“迟到”了。

鸭蛋的价格也很低迷。这几天,每斤鸭蛋的收购价在3.35元至3.5元之间,今年最高的时候也只卖到过每斤4.8元。“养了十多年鸭,这一年里蛋价波动最大。去年最好的时候每斤收购价是5.5元,今年最低只有3.3元。蛋价跌了,油费涨了,人工涨了,饲料每袋也贵了4块。有的大户鸭子养了8个来月,已经亏了近10万块钱。”

下余村是个有30多年饲养蛋鸭史的专业村,最兴盛的时候,全村900户农户有392户养蛋鸭,蛋鸭达110万羽。今年养鸭户减少到150户,存栏蛋鸭也减至45万羽。蛋价大起大落、各种疫病增多、饲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养鸭人苦不堪言。眼下的状况,用下余村党支部书记翁炳华的话总结,就是销路不愁,价格不高。

目前,下余村每天有四五十吨鲜蛋,销往江苏、福建等地,通过当地企业深加工后流向市场;而在下余村完成“生育”任务的老鸭也被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地的中间商收走,卖往农贸市场或者销往生产酱鸭等的厂家。在整个蛋、鸭的生产供应链中,下余村的养鸭户处于最低端。

“按道理,我们村里一年养鸭产值1.4亿元,市场交易额3.5亿元,我们也想把里面的利润更多地留下来,像南京"桂花鸭"一样办连锁加工企业,把鸭粪变废为宝办肥料厂……”翁炳华说,“但设想归设想,做起来困难太多了。资金、经验都是问题。”

兰溪市畜牧局局长余樟土也说,制约下余村养鸭业做强做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产业链拉不长。针对这一困境,早些年,兰溪有关部门便有意识地引进了蛋加工的“龙头”企业“田歌”,希望能给当地的鲜蛋生产畅通下游,降低风险,并引导食品加工业的配套发展。随后几年,当地还先后从江苏吴江等地引进了5家鸭蛋加工企业、1家板鸭加工厂,创办了两家小鸭孵坊,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聚。但时至今日,休闲食品、提取蛋黄素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设备,还没有转移过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余村在兰溪市科协、农办等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养鸭协会。2001年,兰溪养鸭专业合作社在下余村挂牌成立。但直到现在,养鸭专业合作社并没有发挥作用,作为合作社社长的翁炳华并不讳言:“目前,下余村养鸭仍是一家一户在搞,合作社没有搞股份制,也没有分红。之所以搞不起来,是因为养鸭户单打独斗赚钱的格局形成已久,很难改变。”因此,合作社对整个下余养鸭业的引导力量弱,也很难主动打破单一的生产格局。

“一个鸭棚搭在那里,不养不甘心,养了怕亏本。”正如林志祥所说,在养鸭户们的心中,养还是不养,年年都是个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