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结合近年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情况,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3个地市开展了畜禽规模化生产情况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畜牧业生产在政策引导和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打造品牌,发展绿色、特色养殖等举措,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发展规模养殖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规模化养殖渐成气候
政策扶持拉动畜禽规模化养殖。全省生猪调出大县由最初的4个增加到目前的17个,每年国家为其投入几百万至千万的专项发展资金,有力提升了各地的畜禽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龙头企业带动畜禽规模化养殖。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大型畜禽养殖、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全省的畜禽规模化养殖。佳木斯市引进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和养殖龙头企业10余家,在这些大型加工企业带动下,涌现出一批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产业素质得到提升。
专业合作组织壮大畜禽规模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由最初单一的饲料供应逐步延伸到销售、防疫和优质服务上来,推动畜禽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大庆市主抓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大户、2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000头以上奶牛养殖小区三种发展模式,重点推广托牛进区进场、牵牛入股入伙、交牛统管分养这三种专业合作经营形式,有力推进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树品牌提品质提振畜禽规模化养殖。打造品牌、生产无公害特色畜禽产品在各地悄然兴起。兰西县种猪场引进民猪品种生产的东北特色民猪、齐齐哈尔市打造的本地鸡蛋品牌等在市场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六大因素阻滞规模化养殖
发展资金因素的制约。发展畜禽规模化生产,投入高,风险大,靠个人和企业自身资本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扩大再生产,养殖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问题,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养殖用地与环境条件的制约。部分养殖场在建设选址时未做合理规划,想要扩大养殖规模时,却没有足够的土地建设厂房。一些新建的养殖场滞后的基础条件也制约了畜禽规模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禽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困扰规模养殖的突出问题。
专业人才匮乏的制约。养殖业卫生条件较差,相同条件下用工更加困难。而专业技术人员用工难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二是很多毕业生在养殖场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了经验,往往选择自主创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
大企业带动能力的制约。一方面部分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场及养殖户连接不够紧密,双方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而且在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摩擦,导致养殖场未将大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加工量增长缓慢;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缺少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
疫病防控水平参差不齐。调查中发现,有专职兽医的养殖场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养殖场兽医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偏低,场主既是管理人,又是饲养员和兽医人员。
市场分析预判能力欠缺。当前的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市场分析预测能力,缺少专业部门规划指导,盲目跟风情况较为普遍。畜禽产品市场的发展,取决于市场供需的平衡,一哄而上、一哄而退,是导致养殖业价格跌荡起伏、供需失衡的根本性因素,最终影响养殖收益。
专家“把脉”指点迷津
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一是要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范化程度,降低养殖风险;二是要协调专业金融机构的支持,搭建项目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平台;三是要因地制宜制定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落实国家、省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吸纳社会资金发展畜牧养殖业。
提供养殖用地支持,科学搞好养殖规划。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养殖用地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搞好养殖规划。政府在鼓励发展养殖小区时,应注重养殖小区配套服务建设的扶持,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
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提升养殖科技水平。在大规模养殖场和园区的建设上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专业人才的引入上,要积极和专业院校挂钩,保证专业人才可以持续引入,同时提供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培植发展一批养殖龙头企业和良种繁殖生产企业,积极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兴办行业协会、合作社、流通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养殖户提供统一服务,提升专业化水平。
加强价格监管,提升市场预判能力。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加快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畜禽养殖盈亏预警点,预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同时加大对猪肉、禽蛋等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为畜禽养殖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价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