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有特种动物养殖的传统,其中以狐、貂、貉为主。2010年以来,毛皮市场需求骤然升温,拉动了皮毛价格上涨。成品貉皮收购价逼近360元/张,狐皮高达600元/张。养殖效益快速提升,带动了全区特种动物饲养量迅速增加。2011年底,该区特种动物存栏超过80万只,延续了2010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郑旺镇和凤凰岭街道特种养殖成为当地动物养殖“主业”,全区存栏300只以上的特养户有33家。
特养业走上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道路。该区特养已形成 “农户+基地+公司”模式为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牵动能力的生产基地或龙头企业,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开发,把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相公街道冠翔鸽业有限公司,全年生产毛皮85万张,乳鸽50万只,鸽蛋20吨,形成了自己的养加销专业市场,并辐射到周边乡镇及邻近县区,形成了产业深加工链。政泰公司与河北故城县雪丽服装厂合作加工成品裘皮服装,在临沂设置5个专卖店,年产值达到1.2亿元,不仅养殖效益翻倍,而且拉长了产业链,减少了养殖风险。
专业合作社成为特养业重要力量。“政泰特种动物合作社”等特养合作组织近年来异军突起,该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85户,主要饲养貂、狐狸、貉子等皮毛动物。合作社年出栏皮毛动物30余万只,与北京皮毛商签订年销售60万张皮张的合同,年产值超过1.5亿元。
提高特养业技术含量。加大对特种动物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优良品种的繁育、疾病防治、产品深度开发等,并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应用中。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开发利用特养产品的专门研究机构,研制开发各类经济动物系列产品,使特种养殖形成“大气候”。政泰特养合作社与区畜牧局合作实现了对蓝狐的品种改良,带动了皮毛经济快速发展,其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养业具有饲养总量相对较少、动物品种比较特殊、饲料和饲养管理方法特殊、加工方法以及用途特殊等特点,因此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比较明显。为规避养殖风险,该区采取多项措施,提高特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
引导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近年来,皮毛动物市场波动很大。政泰、冠翔等资本雄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规模特养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即使在微利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发展。
加大协调扶持力度。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减化贷款手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信贷资金以利民便民为原则,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用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到银信部门申请贷款,重点支持特养户购买良种、扩建房舍、流动资金等。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议政府重新定位特种养殖业,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制定特养业发展规划,以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优化特养业发展环境,增加和落实对特养业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
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对种畜禽场和个人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规范种畜禽生产、流通渠道,从源头上遏制炒种、倒种泛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恶意炒种、倒种以及欺诈行为。
强化产销服务。抓好服务组织建设,在生产流通领域为企业创造条件,搞好产销服务,保证产销环节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