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12年3月20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413

黑龙江巴彦多举措应对生猪降价

“生猪收购价已降到每斤7元。”进入2月,生猪价格一路下跌,每斤7元的价格已跌破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按照以往所谓的“猪周期”,持续在高位运行一年多的生猪收购价格,已步入下行通道。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户收入减少。同样按照以往经验,养猪农户此时最为焦虑,但记者在养猪大县巴彦采访时发现,养猪业似乎没受任何影响,“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散户抱团产生规模效益

记者来到养猪专业村巴彦县兴隆镇庆隆村。家家房前屋后空闲着的猪圈,曾是这个专业村的印迹。而位于东侧的专业养殖小区,则是专业村更“专业”的写照。

养殖大户王晓波两年前搬进这个小区,去年出栏生猪500多头,纯收入30多万元。王晓波说,过去庆隆村家家都养猪,养猪量也不过三五千头。现在,村里三分之二的人都不养猪了,但生猪养殖量却达到上万头。

两年前,王晓波还是养猪“小散户”,每到生猪出栏时,她都“心跳头痛”,怕卖猪“踩不上点儿”。遇上好年头儿,她能挣个万八千的。年头不好,则赔得一塌糊涂。3年前,王晓波等散户纷纷参加了合作社,怎么养怎么卖基本由合作社定夺,王晓波安心地扩大了规模,生猪饲养量翻番增长。在生猪价格急速下降的时候,王晓波依然沉稳地补栏。

“以前生猪价格要是掉到平衡点,养殖户基本无利可图。而现在,巴彦养猪户每头生猪依然能挣100多元。这些利润都是从生猪养殖合作社‘挣来的’。”巴彦县畜牧局负责人认为,巴彦县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要比市场低很多。

过去,巴彦县农民都属于生猪饲养的“个体户”,“小规模、大群体”的特征十分鲜明。规模小、费用高,投入产出比低,抗风险能力弱。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从2007年开始,巴彦县致力于农民养猪合作社建设。到去年底,养猪农户由6万多户减少到1.8万户,而生猪饲养却从200多万头增加到320万头。5年间,养殖户数减少了三分之二,生猪饲养量却增加了60%,户均收入也从当年四五千元增加到10多万元。

该负责人说,合作社“五统一”饲养模式,使饲料、防疫、用工等成本大幅降低,每头猪每天可节约各项费用五六角钱。这就是盈亏平衡点上的利润之源。

“大学生猪倌”房椿滨是巴彦最早一批使用无线上网笔记本的“潮人”。春节、国庆和寒暑假期,房椿滨都会随时关注网上信息。因为,人口的流动也时时影响着猪肉市场。

2008年,房椿滨与妻子刘丽从东北农大毕业,回乡接手刘丽父亲的养猪场。夫妻俩既是老板又是饲养员,经过三年多努力,不但收回投入还净赚数十万元,生猪存栏由当年的百十多头,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头,年出栏生猪也由三五百头增加到去年的7000多头。

巴彦县畜牧局负责人介绍,在巴彦县,像董彦龙、房椿滨这样的“大学生猪倌”已有13位,他们回乡创业,并不约而同选择了生猪养殖作为创业方向,极大改善了全县养殖户知识结构,由他们这批知识型的“二代猪倌”领办的合作社,更给生猪养殖业注入了新动力。

“大学生猪倌”房椿滨是巴彦最早一批使用无线上网笔记本的“潮人”。春节、国庆和寒暑假期,房椿滨都会随时关注网上信息。因为,人口的流动也时时影响着猪肉市场。

2008年,房椿滨与妻子刘丽从东北农大毕业,回乡接手刘丽父亲的养猪场。夫妻俩既是老板又是饲养员,经过三年多努力,不但收回投入还净赚数十万元,生猪存栏由当年的百十多头,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头,年出栏生猪也由三五百头增加到去年的7000多头。

巴彦县畜牧局负责人介绍,在巴彦县,像董彦龙、房椿滨这样的“大学生猪倌”已有13位,他们回乡创业,并不约而同选择了生猪养殖作为创业方向,极大改善了全县养殖户知识结构,由他们这批知识型的“二代猪倌”领办的合作社,更给生猪养殖业注入了新动力。


四川邛崃打造国家级示范原种猪场

近日,法国养猪研究院与川娇生态猪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庆农业)技术合作正式签约。这是继金卓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之后,邛崃市向现代农业高端发起的又一次冲锋。根据合作协议,2012年,川娇猪业将从法国引进高端原种猪600头;采用法国生猪养殖成套设备,按法国种公猪站标准新建一存栏100头的种猪站,新建一存栏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15000至18000头商品猪的示范养殖场;引进法国种猪选育技术体系,并确保每年从法国引进优质公猪精液(不少于500份),确保川娇猪业(上庆农业)原种猪群遗传品质逐年提高。


杭州萧山5家养殖企业获中央补助400万

集约化、生态养殖是关键

日前,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2012年杭州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通知,萧山区杭州华牧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杭州临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方兴种猪有限公司、杭州全信种猪有限公司、杭州兴发养殖有限公司这5家养殖企业共获得中央补助资金40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饲养方式,促进萧山区养猪业的发展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如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集约化养殖保质量促效益

生猪业是萧山区农业的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较好的基础。2010年萧山区生猪饲养量达到223万头。但是随着畜产品消费市场对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品质特色优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入选的企业项目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像杭州临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新增优质商品猪4000头,产值600余万元。而杭州华牧养殖有限公司则预计新增基础母猪150头,年可新增出栏商品猪2500头,年增产值400多万元。

增效明显的同时,企业纷纷通过对现有规模的基础以及配套设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扩建,对防疫、粪污处理等先进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优良品系种猪的引进及推广,建设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而这种生产方式必将有利于提升生猪的品质。

项目更注重环保

如今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萧山区企业家们也都注意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企业申报的众多项目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像此次入选的5家养殖企业都开展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比如杭州临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将在扩建各类猪舍3550平方米的同时,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1座,堆粪场地200平方米。

在建设方案中,该企业就强调将实施规模猪场粪尿综合治理和生态养猪工程。开展粪尿系列综合利用工程建设,育肥栏妊娠栏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技术,保育舍采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干粪经堆积发酵处理,冲洗的粪尿水经厌氧发酵,有氧还原处理后,全部施用到基地配套的800亩蔬菜地,使全场95%以上污物能自行消纳利用,达到种养结合、粪污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目标。通过喷雾系统规范消毒,预防疾病传染,改善养殖环境,形成生态养猪。

其他几家企业也都采取不同措施,不仅进行生态养猪,同时改善养殖环境,也有利于保证周边地区的环境。


黑色猪绿色养 找回原来的猪肉香

他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在北京开过书店,到广州收过废品,跑过运输……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是一个爱“捣腾”的人。2009年,他放弃每年几十万元的稳定收入,回到家乡开始新一轮的“捣腾”养猪。让猪练跨栏、住精装房、睡“席梦思”,开过书店、收过废品的平舆县农民郭卫星养猪也不忘“捣腾”。就是凭着这股“捣腾”劲儿,他养猪一年能收入40多万元。

从养白猪,到引进优质“苏太”黑猪,再到培育新型“舆太”黑猪,短短两年,他站稳了黑猪养殖市场,每年有40多万元的收入。此外,他还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走上黑猪养殖的致富路。

他就是平舆县双庙乡张付楼村郭庄组的郭卫星。

引种失败,自己选育新品种

2009年,郭卫星转让出在广州的废品收购站,回到老家办起了养殖场。第一年,他买了170头仔猪。因为没经验,不懂技术,猪没长大就全部感染了高热病,死的死,扔的扔,一年下来赔了17万元。

遭受重挫的郭卫星并没有被困难打倒。鉴于市场对廋肉型猪的偏爱,这一次,郭卫星将养殖方向定在瘦肉型猪上。他从网上了解到,黑猪的瘦肉率比较高,特别是苏州、太湖一带的黑色苏太猪更是优良的瘦肉型品种。于是,郭卫星从1000多公里外的太湖买回了50头母猪和一头公种猪,开始了养殖黑猪。

郭卫星没想到,从太湖购买的苏太猪拉回来的第二天就开始拉稀,拉得直脱水。一个月后,他只保住一头公猪和6头母猪。通过向县畜牧专家咨询,郭卫星这时候才知道,种猪应杜绝从远方的外地购进,距离远了,容易导致水土不服。

不管怎么说,种猪是保存下来了。为了让外地猪适应本地环境,郭卫星以苏太猪为父本,以本地的二代杜洛克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了浑身漆黑发亮的新品种,他从平舆与太湖两地各取一个字,把培育出的新品种称为“舆太猪”。

“舆太猪”性情温驯,抗病能力强发病率极低,具有产仔率、成活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都高的优良特性,瘦肉率更是达50%以上。猪舍内每头猪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黄牌,郭卫星说,这是猪场专门设置的耳号牌,上面标有猪的代号,与耳牌号码相对应的是每头猪各自的档案,猪舍墙上的档案本上详细记录着猪的品种、胎次、配种情况、疾病及治疗等相关信息。每天哪头猪要生小猪、哪些猪要断奶……猪群的管护内容一目了然。

养殖有绝招:黑色猪绿色养

“快,快跑!”“跳呀,用力跳!”加油声、呐喊声,从一片不大的树林里传出来。在郭卫星的黑猪养殖场内,只见一百多头黑猪正在饲养员的催促下,奋力奔跑,并拼命跨越一个个横立的栏杆。几圈下来,黑猪们一个个累得“哼哼”直叫,争着抢着到水龙头边上喝水解渴去了。

奔跑、跨栏,这是在养猪吗?饲养员解释说:“我们养猪最看重的是品质,别看这一跑,效果可神了。运动能促使猪身体内部发生生理变化,一天让猪锻炼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不仅提高了瘦肉率,重要的是肉味变了,猪肉吃着筋道有滋味。”

郭卫星常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最注重的就是食品健康。养殖健康猪,让大家吃上放心肉,这才是最重要的。”去年,他投资60万元,包下了村里的11亩林地,将养殖场搬迁到林地里。与别的养殖场不同,郭卫星的养殖场是开放式的。他在建起猪圈的同时,还给黑猪建起了健身场所,除了定时定量喂养外,还给黑猪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在猪圈中我们还看到数十头黑猪正在厚厚的圈铺上呼呼大睡。郭卫星说这就是黑猪的“席梦思”发酵床。这种床由秸秆、锯末、稻壳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做成,一年四季几乎恒温,并实现了无害、无污染。此外,整个猪圈还被精心装饰过,墙上画有绿树、竹林,顶棚画着蓝天白云,地面上还画着五颜六色的各类瓜果,世外桃源一般。

价高有市场,只因找回原来的猪肉香

普通猪品种,两三斤饲料就能生产一斤猪肉,四五个月就能出栏,而“舆太猪”要五六斤饲料才能生产一斤肉,饲养一年才出栏。人们感到不划算,大家都笑他傻,可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

郭卫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别人喂的猪虽然长得快,但卖得便宜,他喂的黑猪平均可卖到16元每斤,远高于普通猪。此外,“舆太猪”由于瘦肉率高、肉质细嫩、口感好,特别受欢迎,市场供不应求。2011年底,郭卫星专门杀了一头猪宴请员工和邻居,大家都说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猪肉,又找回十几年前猪肉的感觉了。

绿色饲养得民心,如今,郭卫星足不出户,定货的电话是一个又一个,一些大酒店的老板将他养的黑猪列为招牌菜品。郭卫星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目前仅存栏母猪就有百头左右,每年出栏近2000头,收益40多万元。两年下来,郭卫星不仅把损失的钱挣了回来,连投资的钱也回收了一部分,他笑着说,再有一年,就可以有纯收益了。

自己富了不算富,郭卫星于去年8月成立了张付楼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成本价向周边村民提供仔猪,并回收长成生猪,带动了20多户村民走上了黑猪养殖的道路。现在,张付楼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挣得多,养殖黑猪找老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