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花灯给春节正式画上了休止符。受此影响,春节前后居高不下的猪肉和鸡蛋价格开始掉头向下,但是肉鸡价格回升明显,肉牛、獭兔、肉驴等活畜产品价格小幅上升。总体看,我市当前畜禽生产形势较好:生猪生产总体稳定,价格震荡下滑;家禽生产稳中有升,合同养殖渐成气候;奶业生产提档升级,原料奶价格稳定;肉羊产业低谷徘徊,转型升级已成定局。纵观我市的畜禽养殖情况,今春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肉、蛋、奶市场供应充足,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现对我市主要畜禽生产基地的情况和行情分析如下,供参考。
奶牛生产:为加快奶业的现代化进程,我市抢抓机遇,争取并实施了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该项目从2009年开始,已连续3年在我市实施,大量资金重点扶持奶牛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奶业提档升级步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作用明显,抵御市场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据生鲜乳固定监测统计月报显示,全市鲜牛奶价格连续4个月维持在每公斤3.2元,饲养一头产奶牛,年均纯效益5000元左右。建设现代化养殖场或进区入社发展奶牛养殖,会取得稳定的经济效益,是今后一个时期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肉牛生产:近期育肥牛价格在9.5-10元/斤左右徘徊,牛肉的价格22元/斤,肉牛育肥效益欠佳。当前,肉牛产业的萎缩,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酝酿出台有关的扶持政策;应当看到,肉牛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肉类食品需求的增加,对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牛肉消费量会逐步增加,牛肉价格必然上涨。建议广大养牛户特别是能繁母牛户,坚决不要宰杀繁殖性能良好的母牛,在低谷中保存力量,才能抓住高峰期的经济效益。
生猪生产:生猪价格自春节之后,连续3周持续下滑,而且还有跌幅逐渐加大的趋势。据畜牧部门掌握:本周活猪价格平均为每公斤16.6元,猪肉价格平均为每公斤26元,猪粮比价为7.7:1,当前自繁自养出栏猪均盈利在600元/头。在经过去年近一年的猪价高峰期之后,价格回落是周期规律,养殖户不必惊慌,应当采取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做好防疫和疫病控制,及时淘汰劣质母猪,调整猪群结构,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适时出栏育肥猪等措施,积极应对市场低谷。计划建设猪场的农户或企业,应做好市场调研、完善土地备案、规划、设计、论证等多项工作,在春季抓好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在市场低潮期起步,达产后效益是最明显的。
肉羊生产:自2008年以来,我市肉羊育肥产业迅速发展,至2011年底,全市发展存栏千只以上的肉羊场18处。其中张庄德邦肉羊生态养殖场占地120多亩,单批存栏可达3万只,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场。我市的肉羊养殖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标准上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是,受到去年“瘦肉精”事件的影响,我市肉羊产业也出现严重波动;市场消费下降,价格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周期延长,肉羊异地育肥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当前,育肥绵羊每公斤的价格在24元左右,育肥山羊的价格在28元左右。针对上述情况,畜牧兽医局主动出击,研究对策,一方面,积极联系省级肉羊专家,克服育肥羊“膘厚”的问题,改善育肥羊的肉质,促进新型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分析本地山羊价格一路走高的优势,加大本地鲁北白山羊改良力度,发展鲁北白山羊繁育育肥场,促进原有产业转型。下一步,肉羊业依然是朝阳产业,成为农户首选的致富行业。建议养殖户发展2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采用标准化饲养技术,从规划设计、饲养管理、肉羊品种、程序化防疫等各个方面高点起步,在品质、品牌上获取利润。
肉鸡生产:市场毛鸡价格8.6元/公斤左右,市场白条鸡约12元/公斤。由于前期养殖户补栏不振,加之年前部分体重偏小的鸡只提前出栏,导致目前可供出栏的大鸡不多,随着屠宰场全面开工,市场鸡源供应日趋偏紧,收购商跨区收购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后市鸡价小幅上涨可能性加大。广大肉鸡养殖户应积极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主动加大与宰杀企业联合,发展合同饲养,以销定产,以价稳产,不可盲目投入。
蛋鸭生产:目前,蛋鸭养殖效益平稳,鸭蛋价格在8.0元/公斤左右,淘汰鸭价格在每公斤15.2/元,饲养一只商品蛋鸭的效益在40元上下,效益可观。建议养殖户发展规模饲养,切实提高蛋鸭饲养技术和疫病预防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能力,实现养殖增收。
另外,我市肉鸽、獭兔、肉驴等特养产业发展迅速,养殖比较效益高,广大农户可在结合自己技术所长的基础上,选择上述品种进行规模化养殖,做好土地流转、规划设计、设施配套、标准化饲养等关键环节,积极向国家级、省级标准化方向发展,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壮大养殖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