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12年3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5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61

一根优质火腿肠是这么炼成的

目前,很多消费者仍对“瘦肉精”心怀恐惧,的确,即使一根小小的火腿肠,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缩影,牵动人们的神经。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多少个监控环节,猪肉才能从原料变成一根味美、质优、安全的火腿肠?众多生产商究竟如何确保火腿肠的安全品质?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可信赖的火腿肠制品?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试图解密一根根优质火腿肠的诞生过程。

溯源系统监控质量保安全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美好”牌高温火腿肠、低温肉制品、腌腊制品等上百个品种、规格的肉食品,其拳头产品“美好”牌火腿肠,在市场中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口碑一直不错。

记者看到,这家企业建立了一个可靠、安全的生猪养殖溯源系统,凭借新希望集团建立的从种苗、饲料、养殖到屠宰、深加工、销售的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希望食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绿色+生态”的“美好模式”,组织猪农进入现代产业链,这个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司率先创立并坚决执行的“无公害猪肉”生产控制五大统一系统:统一原料供应、统一良种繁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饲料管理、统一卫生防疫。依靠完整的产业链,“美好”实现了对每个生产环节的可追溯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在线检测控制生产全过程

如何保证对生产过程的完全控制?记者发现,这家公司的成功经验在于,成立了独立于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由总经理亲自挂帅,形成生产和监督的两权分离,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外部监管,让生产部门无法隐匿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产品质量隐患,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而且,公司在质管部设立了“在线检测”制度,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检验,要求每道工序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为质量的可靠性提供立体的“防火墙”。如果质管部在检查中发现生产部门有任何一道工序不符合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有权叫生产部门立刻停产,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生产部门自行承担。

科学管理为产品质量护航

同时,从2008年3月开始,希望食品大力推进5S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在原辅料采购环节,只选择全国排名前5位的大型供应商,并建立购货索证制度、入库检测验收制度,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有可能造成产品质量隐患的,一律退回。在铁的规范管理制度下,厂区车间秩序井然,设施设备定置管理,工艺流程科学高效,部门工作配套合理,上到总经理,下到普通员工,干劲十足。

此外,希望食品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对消费者的安全承诺。多年来,希望食品策划实施了各种公益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困难人群。


山东胶州:每日巡查严打“瘦肉精”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针对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胶州市畜牧局实施了包括分解落实监测对象等四项措施,对畜产品市场进行了严格清查,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本次活动我们内部分解落实了监管对象,做到每人负责一块,绝对不会出现检查盲区。”畜牧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总共30家饲料生产企业、6家兽药生产企业由饲料兽药监督管理科人员负责监管,全市170个大型规模场、80个兽药饲料经营部和9处生鲜乳收购站由各基层站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其中,规模场每人监管4~6个。全市剩余的521家中小型规模场以及764个养殖村的6632家散养户由全市的505名村级防疫员按照各自分工区域进行监管。

在分门别类监管的同时,畜牧局也加大了监管力度,规定基层站工作人员在3·15期间,每天对所包规模场和辖区内的饲料兽药经营企业进行一次巡查监管,村级防疫员对所包规模场和养殖村散养户每周进行两次巡查监管。基层站每周一次对防疫员的监管记录进行检查和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畜牧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人员还将不定期对各基层站工作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监管情况进行明查暗访。

“第三项是规范饲养监管档案。”畜牧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统一饲养和监管档案格式,畜牧局将各类饲养和监管档案进行整合,统一印制了《畜禽规模场监管日志》、《畜禽养殖村及散养户监管日志》、《规模场饲养防疫日志》以及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和生鲜乳收购站进货和销售台账累计6000余本,逐一发放到规模场、经营企业以及基层动监站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手中,实行一套饲养档案和一套监管档案规范管理,一套监管模式规范运作。

3·15期间,畜牧局将对全市的生猪经纪人重新进行调查摸底并信息登记备案。与全市的经纪人全部签订专项整治工作责任书和承诺书。召开经纪人调度会议,通报整治情况,传达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其明确违法后的严重后果,严厉禁止其生产、经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以及贩卖喂食“瘦肉精”的生猪。


福建泉州:工商所等联合执法查封黑作坊

黑作坊

无视停产要求 仍在炸炼猪油

昨日下午3点多,有关单位共出动20多名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执法。此时,作坊里几名工人正往货车上搬装猪皮。原先10多垛的猪皮堆,已经被搬空了不少。锅灶旁,6口大锅还在冒热气,其中三四口锅里还有猪肉边角料、猪内脏、猪骨在熬炸。看来,作坊主人黄某根本就无视前天南安水头工商所两名执法人员的到来和“责令停产”的要求。

据称,这辆货车是浙江的客商开来购买猪皮用于制作皮革的。应执法人员的要求,该客商在现场做了笔录。

材料来源

购进众多猪皮 仅一天有票据

作坊主黄某递上3张夹在一起的票据。这些票据显示,3月13日也就是昨天,他从鲤城区江南生猪定点屠宰场几个摊点购进80张母猪皮。

“那之前的进货票据呢?”面对执法人员要求,黄某出示不了以前购入猪皮的任何手续和票据。事实上,锅内的猪肉边角料,除了有从猪皮上剥割下的碎肥肉外,还有猪骨头、猪内脏。

黄某一再强调,炼猪油他已经做了30年了。

执法人员告诉黄某,要具备相应的硬件、卫生条件,通过环评,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生产。

猪油去向

提供不了证明  有待部门调查

炸炼的猪油究竟卖往哪里?这是很多人关心的。

根据黄某的说法,炸猪油后剩余的残渣被卖到莆田的工厂作饲料,而猪油也卖给这家工厂,用做饲料的润滑油。不过,黄某仍旧拿不出销售、随货票据或者账本佐证这个说法。

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从多个环节着手进一步调查猪油的流向,以防流入市场。

什么样的油才能进入市场?执法人员介绍,根据相关法规,生产食用油的厂家必须具备资质,进入销售流通领域之前,厂家要将食用油送到法定检验机构检验,获得合格的检验报告。而同时,监管部门会不定时抽检数量、品种、规格、供货商营业资质、卫生许可证等。

现场查处

封存设备 强制停产

之前,这个作坊已经两次被责令停止生产,但是经营者仍无视查处,继续生产。

下午5点多,在进行详细的资料收集及向浙江客商做了笔录后,工商人员取来有“南安市工商局”字样、大公章的封条,写上日期,封在装有猪油的铁桶、榨油压残渣的机台、油锅等设备和材料上,强制其停产。执法人员表示,这样的封条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作坊私自撕开封条,就是阻挠妨碍行政执法,要追究司法责任。

南安市工商局将对此案作进一步调查。

相关链接:

看闻融 辨猪油优劣

食用猪油的原料必须是经卫生检验认可的生猪的新鲜、洁净的板油、肉膘、网膜或附着于内脏器官的纯脂肪组织,由单一或多种混合的纯脂肪组织炼制而成。鉴别猪油优劣的方法是,一看二闻三融。

看。纯正的猪油呈乳白色,颜色均匀,不含颗粒。而劣质猪油颜色发黄,亦不均匀,肉眼可见里面含有小颗粒。

闻。优质的猪油散发出一股猪油的清香,而劣质猪油闻起来有一股哈喇味,还有异味。

融。合格猪油的凝固点一般在32摄氏度到49摄氏度之间,而劣质猪油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可以把溶化的猪油滴进冷水中,合格的猪油很快在水面上形成白色的呈凝固状的油脂薄层,而劣质猪油则很难凝固。

食用劣质猪油,短时间可能不会有问题,但长期食用将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不过,也有的劣质猪油因含有剧毒,几个小时后,食用者就会发生中毒,并危及生命。


猪价跌势放缓盈利继续缩减

猪价形势:3月13日,全国出栏肉猪均价至14.99元/公斤,去年同期为14.79元/公斤,同比涨1.4%。猪肉价格至24.83元/公斤,去年同期为23.77元/公斤,同比涨4.5%。仔猪均价34.64元/公斤,同比涨21.3%。母猪1733元/头,同比涨7.2% 。

养猪盈利:全国猪料比价为5.06:1,猪粮比价6.63:1,同比下跌6.5%、7.6%。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259元/头。

饲料成本:全国玉米、小麦麸、配合料价分别为2.26元/公斤、1.77元/公斤、2.96元/公斤左右。养殖户拿到豆粕零售价降至3.31元/公斤,玉米、配合料价同比分别为9.7%、8.4%。

流通屠宰:全国“肉-猪”平均价差9.84元/公斤,流通屠宰环节毛利润263元/头,同比分别为9.6%、46.0%。

观点: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4.99元/公斤,自上周五以来走势相对平缓,因价格已至阶段地位,成本支撑显现。春节以来跨区域流通大幅减少致使区域猪源不平衡日益明显,部分产区猪源积压较多,尤其是东北地区更受到降雪影响。随着产销区价差的逐步扩大加之天气回暖,生猪跨区流通有望逐步恢复,但短期内猪价仍难言反弹。目前猪价基本已至去年同期水平,但因饲料价格高涨致使盈利缩水,对仔猪补栏的影响日益扩大,仔猪均价已回落至35元/公斤以下并可能继续下跌。


浙江萧山:生鲜食品不新鲜 吃的问题很纠结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件件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进入市民的视线,也挑战着市民可以承受的底线。记者从区消保委了解到,从萧山消费者申诉情况来看,去年涉及到食品类的申诉依旧高居各类申诉案件首位,申诉达到145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3%。足以见得,食品安全问题依旧是市民最关注的热点。

食品安全问题是市民心病

2011年10月,市民赵先生从瓜沥某超市购买了8盒腐竹,在自己开设的电器修理店做菜食用,店内人员共7人食用后均感身体不适,继而发生腹泻呕吐,其中一个为孕妇,随后送医院检查及治疗。医院诊断后,孕妇情况比较严重,有先兆性流产迹象。赵先生要求超市赔偿,超市方面因为赔偿金额权限等问题,迟迟没有给答复。赵先生通过媒体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向区消保委投诉,工作人员反复了解确认事情经过,高度关注事情发展。在确认店内员工检查无碍的情况下,对此次赔偿数额的焦点即一直腹泻的孕妇的治疗费用问题,有关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取证,了解孕妇真实的情况及治疗费用情况后,又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在对腐竹10倍赔偿之外,另外由超市方一次性赔偿赵先生医疗费、误工费等各类损失5800元。

赵先生的消费纠纷算是圆满解决了,但是关于食品安全的消费纠纷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食品类申诉共145起,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3.3%,依然高居首位。主要涉及过期、变质、内有异物、食用后出现异常症状等问题。其中乳制品申诉24件,已然成为了今年申诉的热点与难点。对乳制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牛奶出现沉淀、过期,使用后发生腹泻呕吐等方面。

政府和企业要协力保障

随着一起起涉及百姓食品安全的事件被公之于众,国家也开始不断加强和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2009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将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一系列保护消费者的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能否真正到位,却不是一部法律的颁布所能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比如说,作为商家更要自律自检,进行诚信经营。譬如处理临过期食品时,可以通过工商部门引导,各食品经营企业根据食品的特性、天气、储存条件等,设置一个临保期,然后将临保期内的食品进行独立销售,并告知消费者,同时给予价格上的优惠。这一点,在离萧山不远的嵊州已经做了较好的探索,他们将保质期时间的15%设置为临保期。对此,据萧山区工商部门食品流通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今年萧山区将在处理临过期食品方面做有益的探索。

事实上,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萧山区已经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说,去年,萧山区投入1200万元,在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8家农贸市场、10家大型超市、1040家零售经营户、280家批发户和2100家餐饮食堂先行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使蔬菜肉类在流通领域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今年,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中提到,加快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建设,有效改善软硬件设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镇街级以上农贸市场星级规范检测室全覆盖,着力保障全区人民“菜篮子”安全,这也是萧山区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的重要举措。


2012年03月1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省市2012-03-132012-03-12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省内最高省内最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