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以来,巴州区畜牧食品局组织力量,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师生吃上了“放心肉”。
——明确责任。一是实行辖区负责制。各乡镇、城区等各中小学校食堂的畜产品卫生安全监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城区动物检疫站)负责实施日常监管;二是学校负责制,学校落实专人负责采购,并作好畜禽产品采购监管记录;三是监督检查制,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监督检查制。
——狠抓落实。一是畜产品来源索证可追溯制。凡是进入各学校食堂的畜禽产品,必须是来自定点屠宰场(厂、点),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检疫合格,胴体加盖有检疫合格的验讫印章和出据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使畜产品的来源可查、可追溯。二是畜产品购买使用台帐制。督促各学校食堂建立每日畜产品购进与使用台账,详细记录购进、使用的种类、数量、时间、地点、检疫等情况。做到购进数量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相符,购进、使用与库存相吻合。三是低温储存、生熟分开存放制。督促各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足量存储的冷冻和保鲜存放的设施设备,加强对冷冻、保鲜等设施设备实施不定期检查,为防腐、防污染垫定基础。
——强化监督。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各乡镇、城区各中小学校食堂分别落实了两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城区动检站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大力协作下,实施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开学以来,全区畜牧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70人次,逐校进行了监督检查,尚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和畜产品卫生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学校食堂未发生过畜产品卫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