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市畜牧兽医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市建设,多措并举,强化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措施落实,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粪污无害化排放取得显著成效。自2006年“自然养猪法”在我市示范推广以来,新建、改建猪场592个,建设发酵床面积20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40万头,年减少污染物排放12万吨。同时,大胆创新,将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到鸡、鸭等畜禽品种,全市建成禽类发酵床面积3万平方米。为促进生态养殖发展,市畜牧兽医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2011年畜禽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建设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市20个养殖场(小区)进行补助。2011年争取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50万元,用于发酵床养鸭和养鸡技术研究和推广。盈泰集团成功探索了肉鸡地下生态养殖新模式,开创了立体种养、生态循环的先河。
二扎实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以来,对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进行了技术指导,组织10家创建单位到省局进行了专项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2011年为40家养殖场申报了中央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重点向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方面进行了倾斜,健全完善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大幅提升了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2011年市畜牧兽医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枣庄市关于扶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从2011年到2015年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设一批产业特点鲜明、科技含量高、设施设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11年已创建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4家。
三深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1年,市畜牧兽医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2011年枣庄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指南》,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牧业和农作物秸秆青贮项目进行补助。扶持发展了10家秸秆养畜养殖示范场,配备青贮机械500余台,制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40万吨。同时,积极创新秸秆利用新模式,“黄贮”和“袋装”青贮等便捷化秸秆养畜新模式试点成功,开辟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秸秆养畜不仅避免了农民“三夏”、“三秋”期间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将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在丰富市民“菜蓝子”、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进了畜牧业向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型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