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万州区委、区政府切实贯彻落实畜牧业生产发展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全区畜牧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各类养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积极引导农户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全区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特色养殖亮点纷呈。
一、畜牧业生产特点
一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1年,受各项扶持畜牧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及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大幅上扬等积极因素影响,农户养殖信心得到提升,万州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猪肉产量6.35万吨,增长1.2%,比全市增幅高0.5个百分点;禽肉产量7705吨,增长5.9%,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牛肉产量1784吨,增长7.1%,比全市高1个百分点;羊肉产量374吨,增长9.7%,比全市高2.9个百分点。
1.生猪生产平稳增长。2011年万州生猪饲养平稳增长,年末生猪存栏63.08万头,增长0.6%,而全市的生猪存栏量减少了1.1个百分点;出栏86.52万头,增长1.2%,比全市高0.7个百分点;猪肉产量63495吨,增长1.2%,全年四个季度生猪出栏分别为23.99万头、12.37万头、19.36万头和30.78万头。
2.牛羊养殖较快增长。由于近年来万州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牛、羊肉的消费需求增加。2011年全区出栏牛1.39万头,增长6.7%,比全市高1.1个百分点;牛肉产量1784吨,增长7.1%。全年出栏羊2.85万只,增长6.6%,比全市高0.7个百分点;羊肉产量374吨,增长9.7%。
3.家禽养殖增势明显。由于林下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全年存栏家禽318.52万只,增长9.8%;家禽出栏492.65万只,增长6.5%,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禽蛋产量9496吨,增长0.6%,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禽肉产量7705吨,增长5.9%。
4.其它畜产品生产形势良好。2011年万州区牛奶产量9061吨,增长2.8%,比全市高2.6个百分点。此外,全年兔出栏32.14万只,增长6.1%;兔肉产量471吨,增长6.3%;蚕茧产量830吨,增长3.6%。
二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万州区按照“引进外地龙头,建设新型龙头,壮大老牌龙头”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技术和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龙头企业大力倾斜,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场(小区)”、“公司+基地+家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养殖场(户)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扶强扶壮亿田牧业、蓝希络食品公司、三牧集团等现有国家、市、区级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新建一批畜产品精、深、细加工企业,大力提升畜产品加工附加值。截止2011年底,万州累计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1586个,其中,壤渡镇的凤轩养鸡场、博汇养鸡场、龙沙镇的峡江养鸡场、余家镇的兴达种兔基地、白羊镇的星源种兔场,柱山乡的康美黑山羊扩繁场、熊家镇的林家湾养羊场等都相继建成并陆续投产,且都具有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及现代化的特点。
三特色养殖亮点纷呈。一是养殖种源场增多。新建或扩建畜禽种繁场16个,其中市级种繁场项目7个,区级种繁场项目9个。重庆市良种牛繁育中心、莱顺种羊场、凤轩农业种鸡繁育场、兴达种兔场、申一种鹅场和种蜂场等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发挥作用。如余家镇欣农养兔专业合作社筹资100多万元,在余家镇回龙村新建了占地7亩的肉兔良种场,建标准化圈舍2000多平方米,管理房300多平方米,现存栏种兔3000多只。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增多。2011年,白羊镇星源肉兔良种繁育基地、黄柏乡申一肉鹅养殖基地、白土镇长槽村2500只山羊养殖基地、农建家禽20万只生态鸡养殖基地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陆续建成。三是特种养殖异军突起。万州特种养殖品种较多,有山羊、野猪、天鹅、鹌鹑、蜜蜂等,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良好。如白土镇以长槽村为中心,利用地处山区林地和草山草坡多的优势,积极发展山羊养殖,全村100余户养殖山羊2500多只;走马镇气候凉爽,毗邻长毛兔养殖大县石柱县的优势,规划并制定了全镇以发展长毛兔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并以走马兔业公司为龙头,以走马兔业协会为纽带,以走马社区、石窖等村为重点,长毛兔养殖量10万余只。九池乡明星村依托城郊优势,投资200万元,建起野猪特种养殖场,常年圈存野猪2000多头,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
二、影响畜牧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科技支撑力度不强。一是畜牧管理、技术部门中,存在人员年龄偏于老化、知识更新缓慢、高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据随机调查的18个镇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情况看:在职人员中,畜牧技术人员122人,按学历分,专科及以上文凭52人、中专27人、高中19人、初中及以下24人,高中及以下占到35.2%。二是畜牧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强,导致畜牧业生产中,科技推广力度不大,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疫病防控困难增大。
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目前万州畜牧业生产仍是以散养户为主,大部分畜禽养殖户还是传统养殖模式,生产方式和养殖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导致生产水平不高,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疫病风险依然存在。一些养殖户缺乏疫病防控意识和养殖技术,未对圈舍进行定期消毒和清理。或盲目私自在区外引种,又不及时申报,导致了畜禽发病、死亡。既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四粪污治理难度大。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保证库区水体安全,责任重大。而规模化养殖是农村水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一些规模化牲畜养殖场在建场设计上存在缺陷,粪污处理能力较弱。特别是实力不足的养殖户,对粪污治理投资乏力,造成农村水源污染。
三、稳定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生产,提升养殖综合效益。一是要支持、鼓励农户及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升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借鉴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的做法,责成农业等相关部门,在充分利用财政和部分农业、畜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修建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场,由农业部门集中管理,招标使用。二是对新建畜禽养殖场要规定进入门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新建场设计、建设的指导,对不符合标准化设计要求的,不准开工建设。
二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保障功能。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对养猪规模场和大户的扶持、补助应该有连贯性,对于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殖户,在每年年终查证属实后,应连续予以补助。扩大政策受惠范围,对年出栏50~299头的场(户)也予以扶持、奖励。二是加大政策性投入。财政支农资金、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应向畜牧业倾斜,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建设。三是加大金融扶持配合。应加大对养殖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适度提高信贷额度,降低抵押贷款门槛。切实解决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贷款难”问题。四是税费扶持。通过国债贴息、技改贴息、贷款贴息等,支持养殖基地、企业建设,配备养殖环保设施。在部分费用上予以优惠。如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用水用电,应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畜产品加工企业用水用电,应执行普通工业水电价。
三推行订单式生产和调控“两价”。畜牧产业不仅同其它农产品一样,具有鲜活性、储备特殊性,以及投入与生产的限停性,即只要生猪还在栏舍里,天天都要消耗饲料等,不能想停就停。因此,不可能寄希望于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涨时,像工业生产那样,可以赶急,很快生产出一批批产品来;也不可能在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时,立即停止饲养管理与生产经营。为避免畜牧产业出现周期性变化,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应引导、鼓励订单式生产和出台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政策措施,避免畜牧生产在“多了就赶,少了就砍”的怪圈里运行。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区、镇乡、街道和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体系。二是把引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镇乡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大人才补充力度,促进畜牧技术人员的正常新陈代谢。三是加强在职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知识更新。为万州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人才保障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