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鸡蛋的价格,由原先的每斤四到五元,持续下降。目前,很多地区的鸡蛋价格已经下跌到每斤3元左右。鸡蛋便宜了,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可是说起鸡蛋,最近也爆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坏消息。今年1月,山东烟台的王先生发现自己买到了假鸡蛋。山东卫视《调查》栏目的记者随即对王先生进行了采访。
1月9日,王先生在小区商店里购买了两斤鸡蛋,发现里面竟然掺进了3枚假鸡蛋。这种假鸡蛋硬如石块,用力敲碎蛋壳后,里面的蛋清是凝固的,而且是黄色的。鸡蛋煮过之后,竟然能像乒乓球一样,掉在地上弹老高。据专家介绍,假鸡蛋的蛋清和蛋黄都是用明胶、海藻酸钠水溶液等化学制剂放入色素制成。蛋壳则是用碳酸钙制成的。专家同时提醒,假鸡蛋不但没有任何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还可能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等严重后果。
无独有偶,1月30日,广东番禺的郭先生,在超市里购买了5斤鸡蛋。鸡蛋煮过之后,蛋黄用手很难掐碎,轻轻一抛就能弹起来。郭先生的孩子吃过其中一个鸡蛋后,身体出现了不适。一时间,“会跳高的鸡蛋”、“乒乓球鸡蛋”让普通消费者惊呼,鸡蛋也有人造假,还有什么东西能放心吃呢?
广州当地的工商部门,在封存的问题鸡蛋中,抽取了34个鸡蛋样本。2月9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乒乓球鸡蛋”的检测结果。34个鸡蛋样品的检测结论均为真鸡蛋。那么,“真鸡蛋”是因为什么原因变成了“会跳高的鸡蛋”呢?
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把鸡蛋放入零下三十度的冰箱里冷冻10个小时,然后在常温里放置6个小时。随后,再把冷冻过的鸡蛋和一枚没有放入过冰柜的鸡蛋同时放入锅内水煮,10分钟之后,没有冷冻过的鸡蛋没有任何问题,而冷冻过的鸡蛋的蛋黄,捏上去明显有硬度,轻轻一抛也能弹跳起来。
广东当地的工商部门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问题鸡蛋”其实是真鸡蛋。记者的实验和蛋商们提供的线索也基本吻合。2月14日,新京报发表文章《鸡饲料中棉酚过量易致“橡皮蛋”》。文中援引禽蛋类专家的观点,称“棉酚,来自鸡饲料棉籽饼。棉籽饼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油性饲料。在鸡饲料中放入少量棉酚,对鸡的生长产蛋没有不良影响,且可以提供蛋白质含量。”“鸡蛋中,棉酚含量过高,蛋黄就有可能变硬。”“跳高鸡蛋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一方面,它暴露了蛋类商品运输和储存过程,监管的一个空白,另一方面,它再次触及了最近几年,事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说到鸡蛋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大的隐患之一,是抗生素残留问题。早在2010年4月,《望》新闻周刊就发表文章《嘴边的危险:禽肉抗生素残留》。文中提到,鸡比较容易得肠道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蛋类养殖户,为了避免蛋鸡生病而导致产蛋量下降,在防病和治病的时候,往往过量、过度食用抗生素,导致鸡蛋中往往含有抗生素。人吃了这样的鸡蛋,身体会受到损害。直到今天,我国的“兽药残留监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最近两三年,似乎正是为了迎合老百姓对“生鲜类食品”安全的诉求,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时髦”的生鸡蛋产品:“山鸡蛋”、“土鸡蛋” “草鸡蛋”等等。在坊间,这些产品被描述为“来自天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度成为消费者给老人孩子补充营养、馈赠亲友、看望病人的热门选择。山鸡蛋流行了一段时间后,部分吃过山鸡蛋的市民却渐渐发现,市面上这些门类众多的山鸡蛋产品,无论从外形、口味,还是食用后的营养效果上,似乎很难讲出它们和“笼养的高产蛋鸡下的蛋”有什么区别。
《调查》栏目组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名群众,大部分受访群众都表示购买过山鸡蛋。当被问及“山鸡蛋”、“笨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时,他们都不清楚。那什么样的鸡蛋才是真正的山鸡蛋呢?
高级兽医师任先生解答说: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叫法,现在市场上确实有很多“山鸡蛋”、“土鸡蛋”、“草鸡蛋”、“笨鸡蛋”.在山上散养,吃草籽、百子、小虫子的鸡下的蛋,才能算是大家希望的山鸡蛋。
在济南高新区北湖村,村民刘大妈在自家山坡上散养了20多只鸡,极少喂养饲料和粮食。这20多只鸡,白天在家附近的山上自行采食,产蛋和睡觉的时候回到窝里。刘大妈家散养的这些鸡所下的蛋,应该就是所谓的山鸡蛋了。不用喂饲料,有的时候喂点粮食,几乎没有成本,但像现在这个季节,刘大妈的这20多只鸡只能下10几个鸡蛋,仅仅是自己家人食用。那么,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色各样、不同品牌的山鸡蛋,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山鸡蛋呢?
《调查》的记者暗访了济南市区几家售卖山鸡蛋的摊点和超市。在一个鸡蛋零售摊点,记者说要挑选山鸡蛋礼盒。当记者对山鸡蛋的真假表示出怀疑时,摊主不敢保证他卖的是正品、真品。随后,摊主向记者推荐摊点上散装的两种山鸡蛋,说是在黄河北个人手里收的。
专家介绍,只要是真正散养的鸡蛋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因为在笼子里面的高产蛋鸡,它一天大约要吃掉2两半的饲料。如果把鸡从笼子里面拿出来,在山地上跑。它一天吃的更多一些,因为它活动量比较大。它一天要吃掉2两半到3两的食物,两天一个蛋,现在已经接近1块钱一枚,再加上包装和销售费用,在超市里面不会低于15块钱一斤。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一些人来说,更倾向于选择比“笼养高产鸡蛋”更富有营养的禽蛋产品。山鸡蛋的一度热销,也是顺应了市场的这种需求。但是,现如今,鸡蛋放在盒子里,摆在摊位上,仅凭店主一句话,“没问题!保证是真山鸡蛋!”作为消费者的你,信吗?2月13日,大众报业《生活日报》发表文章,《市场上还有多少山鸡蛋是真货》。文中引用山东省畜牧总站畜牧师杨景晁的话:“现在山鸡蛋的市场占有率是比较小的,估计应该不到十分之一。”
那么,如何甄别真假山鸡蛋呢?
首先看蛋壳的颜色,因为鸡在野外生长,在山上跑,有的时候跑远了,没有很多食物吃,蛋的颜色就浅一些。有的时候离食物近一些,吃的多一些,蛋壳颜色就深。二是看形状,笨鸡、土鸡下的蛋应该是长椭圆形,如果是高产蛋鸡相对来说,就更接近圆形。另外,散养的山鸡蛋的蛋皮很厚,蛋清比较稠,水分很少。
总体来看,山鸡蛋的蛋壳一般是粉色。纯白色外壳的鸡蛋都是高产蛋鸡下的蛋。和高产蛋鸡下的蛋相比,山鸡蛋外形更接近长椭圆形,而高产蛋鸡下的蛋“腰部”更粗一点。打开蛋壳后,山鸡蛋的蛋黄颜色更黄,蛋清水较少,浓度较高。
那 “散养的、靠自行采食树种和小虫的山鸡”所下的蛋的安全系数如何呢?农户自行散养的本地鸡由于不能达到规模化养殖,管理和喂养的水平并不能保证鸡蛋产品的食品安全。但是,对山鸡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养鸡场,产出的山鸡蛋产品,往往由于价格比假货高,竞争起来很难占优势。那么,市面上用“笼养高产蛋鸡下的鸡蛋” 冒充山鸡蛋的商贩,为什么在忽悠消费者的时候,这么有底气呢?其实,这所谓的“山鸡蛋”本身就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从国家的规范标准,到畜牧养殖的专业技术,都没有对山鸡蛋的准确定义和标准。价格高一点,个头小一点,打开后鸡蛋黄颜色深一点的,都不能成为甄别土鸡蛋真假的规范。而不同于猪肉等生鲜食品,蛋类产品现在还不具备追溯机制,还不能够依据蛋类商品随身标注的信息,追查某批鸡蛋产品的产地、使用的饲料、鸡的品种等。正是因为这“山鸡蛋”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才给了若干不良商家利用它谋取不当利益的机会。山鸡蛋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也就意味着,它并不代表安全,不能和“安全、营养”的鸡蛋划上等号。
农业三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是国家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等级标准。无公害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需要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绿色食品只允许限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合成物质。而在生产有机食品的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鸡蛋可以说是老百姓餐桌上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了。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吃鸡蛋的时候放心、明白呢?消费者想买到更安全、更有营养的鸡蛋时,应该怎么办呢?一方面,消费者要加强对土鸡蛋商品真假的甄别,有些不良商贩往往是利用消费者对土鸡蛋认识的匮乏,明目张胆的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传言和一些所谓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市场规范、追溯机制,加强对各个山鸡蛋品牌的监管。市场监管严格起来之后,意图牟取不法利益的商贩才能收敛,老百姓购买土鸡蛋的时候才会少些糊涂,多些放心。